戰後(第3/3頁)

戰後的日本與德國非常相似。一開始,美國對日本的占領非常混亂,日本也像德國一樣遭受了兩年的貧窮。隨後,如同在聯邦德國發生的一樣,管理上的回歸和共產主義的勝利引發了一場反思。1949年,共產黨打贏了中國的國內戰爭,失敗的國民黨部隊在蔣介石的帶領下撤到了中國台灣。這時,美國人制訂了一個復興日本經濟的計劃,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像聯邦德國所發生的一樣。經濟學家皮耶羅·斯拉法[309]在一生當中只做了兩個投資決策。他在1945年買入了日本的債券,然後在1960年賣出,換成黃金,結果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

在戰後的幾十年當中,社會主義國家的復蘇則是非常不同的另一番景象。蘇聯的復蘇一方面得益於來自德國的勞工(莫斯科的很多大型建築都是由德國戰俘修建的)和賠償物資,一方面也得益於蘇聯的大規模軍備和一直存在的秘密警察(後來演變為克格勃)[310]。但是在農業產出方面,蘇聯直到1960年才超過沙皇統治時期。1949年,蘇聯宣布成功爆炸了原子彈,過了一年,朝鮮戰爭爆發,冷戰有可能升級為熱戰。實際上,朝鮮戰爭刺激了國際市場對原材料和德國機器的需求,它也使西方的軍事經濟組織(北約是主要代表)更為穩固,並發揮積極作用。進入20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德國和日本分別成為了國際上舉足輕重的國家。這一不同尋常的巨大變化遲早將對各個社會主義國家造成影響。日本,韓國,甚至包括中國台灣(在1960年,韓國只能出口假發),連同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國都走上了自己的發展軌道。中國的成功促進了蘇聯的經濟發展,但蘇聯不久後就解體了。這時,德國終於獲得了統一。盟軍取得勝利的46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97] 即魏瑪共和國政府。

[298] 喬治–亨利·蘇圖(Georges-Henri Soutou,1943— ),歷史學家,1943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

[299] 比利時港口城市,位於比利時北部。

[300] 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1876—1967),聯邦德國總理(1949—1963)。

[301] 詹姆斯·伯恩斯(James Byrnes,1879—1972),美國國務卿(1945—1947)。

[302] 德國西南部城市。

[303] 克萊門特·艾德禮(Clement Attlee,1883—1967),英國首相(1945—1951)。

[304] 瓦爾特·烏布利希(Walter Ulbricht,1893—1973),德國共產黨領導人,曾與德國社會民主黨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後來兩黨合並成為了德國統一社會黨。

[305] 盧修斯·克萊(Lucius Clay,1897—1978),美國陸軍上將,駐德美軍指揮官,曾成功指揮向西柏林運送補給品的空運行動。

[306] 西歐國家的多邊清算組織,其成立標志著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開端,1958年為歐洲貨幣協定所取代。

[307] 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1906—1990),英國歷史學家。

[308] 《蘇醒的德國》,“二戰”德國軍歌。

[309] 皮耶羅·斯拉法(Piero Sraffa,1898—1983),意大利經濟學家。

[310] 蘇聯間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