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第2/7頁)

6 我們知道,克裏昂從托倫涅向安菲波裏斯航行,他以愛昂為基地,隨後進攻安德羅斯人的殖民地斯塔吉魯斯,沒有成功,[9]轉而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奪得塔索斯的殖民地加利普蘇斯。[10][2]他現在派使者去見柏第卡斯,要求他按照同盟條約[11]的規定率軍前來增援;他又派其他使者到色雷斯去拜謁奧多曼提亞人的國王波列斯,請他帶領盡可能多的色雷斯的雇傭兵前來;他自己則按兵不動,留在愛昂,等候他們的到來。[3]伯拉西達獲悉這些情況後,占領了科德裏昂,從那裏監視克裏昂。科德裏昂是阿吉斯地區的一個高地,與安菲波裏斯隔河相望,視野開闊,克裏昂軍隊的一舉一動都在其監視之下。盡管人數少於對手,伯拉西達非常希望克裏昂用其現有的兵力[12]進攻安菲波裏斯。[4]與此同時,伯拉西達自己也在進行戰鬥準備,他召集起他的1500名色雷斯雇傭兵以及所有愛多尼亞騎兵和輕盾兵。除了安菲波裏斯的這些軍隊外,他還有1000名由米金努斯人和卡爾基狄克人組成的輕盾兵。[5]他手下的重裝步兵總數約有2000人。此外,他還有一支300人的希臘騎兵。伯拉西達親自率領其中1500人駐守科德裏昂,其余部隊由克裏阿利達斯指揮防守安菲波裏斯。

7 雙方保持相安無事一段時間後,克裏昂最終不得不采取行動,而這正是伯拉西達所期望的。[2]克裏昂的士兵們對他按兵不動頗有微詞,認為他們的指揮官懦弱無能而其對手伯拉西達卻機智勇敢,這種情緒明顯地表現出來,而他們在出發時就不願跟隨他。這些怨言傳到克裏昂那裏,為避免軍隊在同一地點按兵不動而士氣消沉,他決定拔營前進。[3]他的心態與他在派羅斯時一樣,那次成功使他對自己的智慧充滿信心。他絕對沒有想到有人敢出來與他作戰,並說,他寧願到前線去視察陣地,他等待援軍不是為了在萬一被迫迎戰時為取得勝利留下安全余地,而是為了能把城市包圍起來,一舉攻克它。[4]因此,他向前推進,把軍隊駐紮在安菲波裏斯前面的一座堅固的山岡上,並前去視察那個因斯特裏夢河而形成的沼澤地和位於色雷斯那邊的城市的情況。[5]他認為可以隨時不戰而退,因為在城墻上沒有發現敵軍,也不見敵軍從城門出來,城門都是緊閉著的。因此,他認為沒有隨身帶來攻城器械是一個錯誤,否則他將拿下這座無人防守的城市。

8 伯拉西達一發現雅典軍隊在前進,就從科德裏昂進入安菲波裏斯城。[2]他沒有冒險出城以常規布陣與雅典軍隊交戰,是因為對自己的兵力沒有信心,認為自己的兵力還不足以主動發動進攻;其劣勢不是在數量上—人數大體相當—而是在作戰能力上不如對手。這次參加遠征的雅典軍人都是血統純正的雅典人,跟隨他們的善戰的列姆諾斯人和音不洛斯人也都是精選出來的。因此,伯拉西達準備用計謀智取雅典軍。[3]他認為,與其把自己的軍隊的數量和臨時拼湊起來的裝備暴露在敵人面前,從而使自己取勝機會減少,不如把自己的軍隊和裝備都掩飾起來,而讓敵人相信自己完全有理由藐視對手。[4]於是,他挑選出150名重裝步兵,把其余軍隊交給克裏阿利達斯指揮,決定在雅典軍隊撤退前向其發動突然襲擊。他認為如果雅典援軍一旦開到這裏,他再也沒有機會攻擊孤立的雅典軍隊了。所以,他召集全軍將士,發表演講,激發士氣,部署作戰計劃,他說:

9 “伯羅奔尼撒人啊,我只需簡要地提醒你們:我們都來自於這樣一個地方,那裏的人們保有自由,是由於他們的勇敢;你們是多利斯人,你們將要與伊奧尼亞人作戰,他們對於被我們擊敗已是習以為常。我僅提此事就夠了,至於其他,我就不必多說了。[2]我制定並實施的作戰方案一目了然,我們大膽地用部分軍隊而不是全部兵力攻擊敵人,這種明顯使你們處於不利地位的作戰部署不會削弱你們的鬥志。[3]我想,敵人會輕視我們,他們沒有料到有人會來攻擊他們,於是他們就毫無戒備地跑到陣地上來,他們隊形散亂,對我們不屑一顧。[4]但是,最成功的戰士總是最善於覺察對手的錯誤,就像今天這種錯誤,並仔細推敲自己的作戰方案,而不是采取人們所熟知的常規作戰方式,我們要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5]出奇制勝的計謀能幫助我們的友軍蒙蔽敵人,使我們在戰爭史上彪炳千古。[6]因此,當敵人尚無準備,只相信他們自己的時候,根據我的判斷,正當敵人更多地考慮的是撤退而不是堅守陣地的時候,當敵人鬥志渙散而士氣低落的時候,我帶領你們,在可能的條件下,沖到敵軍陣營的中心地帶,殺得敵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