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3/11頁)

10 “士兵們!與我一起在這裏冒險的同伴們!現在我不希望你們當中有人充分估計我們處境的危險,以展示他的聰明才智;我希望你們要勇往直前,不要瞻前顧後,要知道這才是你們轉危為安的最佳選擇。我們已經被迫處於這種境況,瞻前顧後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當機立斷,把一切的一切孤注一擲。[2]我認為,大多數機遇將對我們有利,只要我們堅守陣地,不為敵人的人數優勢所嚇倒,從而放棄我們的優越條件。[3]我們的一個有利條件就是敵人很難在這個地方登陸。但是,只有我們堅守陣地的時候,這一點才對我們有利。假如我們退卻的話,無論是多麽難以進攻的地方,他們都會長驅直入,因為我們沒有人去抵抗他們。以後縱或我們要設法趕走他們,也更加難以做到了,因為要他們退卻也並非易事。當敵人還在艦船上的時候,他們是比較容易被驅逐的;因為一旦他們登陸成功,他們就和我們在同等條件下作戰了。[4]至於人數,不要為此而過於恐慌。他們的人數雖多,但只能分成小股作戰,而不可能把所有的艦船都靠攏岸邊。另外,我們所面臨的人數占優勢的敵人不是在相同條件下的陸軍,而是在艦船上的軍隊,海上作戰必須有許多有利條件配合起來,才能產生效力。[5]因此,我認為,我們的人數雖然少,敵人的困難足以和這個缺點相抵消。雅典人從親身的經驗中,都知道在敵國境內登陸是怎麽一回事;如果駐軍堅守陣地,不因為害怕驚濤拍岸,或害怕揚帆直進、來勢洶洶的艦船而放棄陣地的話,要想擊退守軍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你們要記住這一點,要堅守你們的陣地,拒敵於海岸之外,既保全你們的生命,也保全你們的要塞!”

11 在德摩斯提尼演說的鼓勵下,雅典人增強了信心,開拔前線,在海邊迎擊敵人。[2]這時候拉棲代夢人開始進攻了,他們的陸軍和海軍同時向要塞發起進攻。海軍有43艘艦船,指揮官是一位斯巴達人,克拉特西克利斯之子特拉西米裏達斯。他進攻的地點正是德摩斯提尼所預料的地點。[3]這樣,雅典人在水陸兩方面防衛,而敵人則把艦隊分成小股,因為大批戰艦同時靠岸作戰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些進攻,有些歇息,輪番向雅典人進擊;他們士氣高漲,作戰時互相鼓勵,希望迫使雅典人後退,以占領這個要塞。[4]表現最突出的是伯拉西達[13],他是一艘三列槳戰艦的艦長。他看見艦長們和舵手們因為地勢險峻,雖然有登陸的可能,但為了避免艦船受傷,都畏縮不前,他就大聲疾呼,質問他們,為什麽為了保全船身而容忍敵人在我們的領土上保存要塞;船身即使被打得粉碎,也要強行登陸。他還呼籲各同盟者,為了報答拉棲代夢人過去對他們的恩情,現在他們應當毫不猶豫地犧牲艦船,勇敢地使艦船擱淺,想方設法實施登陸,控制敵人的要塞,制服敵人的駐軍。

12 伯拉西達不僅這樣鼓勵別人,同時,他站在船頭的跳板上,強迫自己的舵手向岸邊駛去。他企圖登陸,但遭到雅典人的還擊,他身上多處負傷,昏倒在船舷上。他的盾牌從他的臂膀上滑下來,落人海中;這個盾牌被拋上海岸,雅典人撿起,把它懸掛起來,作為紀念勝利的戰利品。[2]伯羅奔尼撒的其他艦船上的人員都各盡所能,但登陸均未獲成功。這是因為地勢險峻,而雅典人又堅守不退。[3]這真是一件一反常態的怪事:雅典人在陸地上作戰,而且是在拉哥尼亞的土地上作戰,對手是從海上發起進攻的拉棲代夢人;而拉棲代夢人的海軍則力圖在他們自己的海岸(這片海岸現在在他們的敵人手中)登陸,以打擊雅典人。盡管那時拉棲代夢人自詡是著名的內陸民族,擁有陸軍優勢;而雅典人自詡是海上民族,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13 戰鬥在當天和第二天上午持續進行。最後,伯羅奔尼撒人放棄了進攻。第三天他們派出一些艦船前往阿辛,搜尋木料來制作攻城器械,他們想借助這些器械進攻海港對面的城垣,這裏的城垣雖然築得高些,但登陸最容易。[2]這時,來自紮金蘇斯的雅典艦隊開到了。這支艦隊包括50艘艦船,那些駐守在諾帕克圖斯的艦船和從開俄斯開來的4艘艦船加入到這支艦隊中。[3]他們看見大陸沿岸和島上都布滿了重裝步兵,敵人的艦船停泊在港中,沒有要出海的跡象。他們看到沒有地方停泊艦船,便把艦隊開往普羅特,這是離派羅斯不遠的一個荒無人煙的海島。他們在那裏過夜,準備第二天開出去作戰。他們希望在公海上攻擊敵人,如果敵人出來迎擊他們的艦隊的話;否則他們自己駛入港中,以攻擊敵人。[4]拉棲代夢人既不將艦船開出港口,也沒有按照他們原來的打算,封堵海港的入口。他們安靜地停泊在岸邊,把士兵配置在艦船上,準備在雅典艦船開入的時候,在面積相當大的港灣內予以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