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而現在,您卻在我們背上捅刀”

1

自從波蘭流亡政府於1933年來到倫敦後,關於這個不幸國家的命運之爭便從未停止過。在雅爾塔會議上,三巨頭似乎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但隨後斯大林又改變了主意,致使羅斯福和丘吉爾不僅為此交換了大量充斥尖酸刻薄之語的信件,還在如何與斯大林較量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3月底,羅斯福終於接受了丘吉爾的觀點,但是不久他便去世了,因此,杜魯門被迫要去應對這一他知之甚少的局勢。所以,直到4月底,丘吉爾和杜魯門才終於準備好要以一個牢固的統一陣線形象出現。

幾天以來,丘吉爾一直在仔細研究斯大林的最後一封來電。電報明確地說,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是在波蘭身上采取南斯拉夫的範例。4月29日,丘吉爾寄出了一封長達兩千五百零九個單詞的回信,而信中的激動情緒和其長度不相上下。

丘吉爾說,雙方在南斯拉夫五五開的協定並沒有得到很好地執行:鐵托成了一個絕對的獨裁者。此外,南斯拉夫與波蘭毫不相幹,三巨頭已經在雅爾塔就後者達成了一個明確協定。丘吉爾繼續寫道,“在克裏米亞會議之後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上”,杜魯門和他都認為自己“受到了極其不公正的對待”。

丘吉爾指責說,由於從波蘭散布出來的一些消息,整件事情已經愈加惡化。例如,據報道,有十五名波蘭人失蹤了。他們在一個月前離開華沙前往蘇聯,計劃與蘇聯人談判。丘吉爾問道,如果不允許英國人和美國人去波蘭查明事件的真相,他又該怎樣為這樣的一些消息辟謠呢?

他說,斯大林和他所控制的那些國家,以及其他許多國家的共產黨聚在一起,而講英語的民主國家和他們的盟國則聚集在另一個陣營,這種前景不會使人感到多麽寬慰。

顯而易見,他們之間的爭吵將把世界搞得四分五裂,而我們雙方的所有領導人要是同這種爭吵有任何瓜葛的話,都將會在歷史面前遭到恥笑。長期地互相猜疑、互相誹謗,長期奉行敵對的政策,都將釀成災禍,妨礙世界的繁榮昌盛,而廣大人民只有靠我們三人才能達到繁榮昌盛的目標。我希望在這封推心置腹的電報中,沒有一個字會在無意中得罪你。如果有,請告訴我。但是,我懇求您,我的朋友斯大林,請不要低估在某些事情上已經開始出現的分歧,您或許以為這些對我們只是小事,但是它們卻象征著講英語的民主國家對於生活的看法。

丘吉爾的坦率,結果只是激怒了斯大林。他回信說,如果盧布林政府“不能作為未來全國統一政府的基礎”,便“不可能指望成功完成克裏米亞會議所提出的任務”。

此前,斯大林曾否認自己知道十五個波蘭人失蹤一事。現在,他則溫和地承認,他們是被扣留在了蘇聯。不僅如此,盟國得到的消息是錯誤的——他們是“十六個人,而不是十五個”。

……這夥人由著名的奧庫利茨基將軍率領。關於這位與其他十五個波蘭人一起“失蹤”的波蘭將軍,鑒於他特別可恨,英國情報機關故意保持了緘默。但是,就這件事情,我們並不打算保持緘默。以奧庫利茨基將軍為首的這十六人是被蘇聯前線的軍事當局逮捕的,目前正在莫斯科接受調查。奧庫利茨基將軍一夥,尤其是奧庫利茨基將軍本人,被指控在紅軍後方準備並進行破壞活動,造成了幾百名紅軍官兵死亡。這夥人還被指控在我軍後方非法持有無線電發報機。這是法律所禁止的。所有這些人,或其中的一部分——根據調查的結果——將被交付法庭審判。紅軍就是這樣不得不打擊蓄意破壞者和擾亂治安者,以保護自己的部隊和後方。

這些指控實際上是毫無根據的。但是,另外一條指控緊隨其後:英國情報機關散播謠言,聲稱蘇聯人在卡廷森林屠殺了這些波蘭人。斯大林在回信的末尾用威脅的口氣寫道:

從你的來信中可以看出,你不願把波蘭臨時政府作為將來全國統一政府的基礎,你也不準備讓它在那個政府裏擁有一個應得的位置。我必須坦率地說,如果你是這樣一種態度,那麽解決波蘭問題的一致決定便不可能達成。

2

然而,在一個問題上——意大利的投降——丘吉爾和斯大林最終的意見是一致的。杜勒斯獲準繼續進行“日出”行動後,便立即要求格韋爾尼茨帶那兩名德國密使搭乘汽車和飛機前往位於卡塞塔附近的亞歷山大司令部。起初,文納少校和馮·施韋尼茨中校反對盟軍提出的無條件投降條款,但是,在一次長達一夜的私下會談中,他們被格韋爾尼茨說服了:每耽擱一分鐘都意味著額外的損失與犧牲。

盡管如此,施韋尼茨仍然堅持給馮·菲廷霍夫上將發了一封電報,簡要介紹了這些條款。可是,直到4月29日,他都沒有收到任何回復。於是,施韋尼茨接受了勸說,在投降協議上簽了字——定於5月2日中午投降——這樣,文納和他便可以及時把文件帶給菲廷霍夫,讓他命令前線部隊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