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兩河之間

1

到了3月22日,希特勒龐大的德意志帝國已被壓縮到了兩條河流之間:奧得河和萊茵河。在東西兩線,他的敵人們正蓄勢待攻,並且確信這些攻勢最終將取得勝利。蒙哥馬利對萊茵河的襲擊,即“掠奪”行動,計劃於第二天開始。和美國人往日的冒險不同,這一行動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籌劃。一切都已準備就緒,每支部隊都非常確切地知道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

在1月底初次草擬出這一計劃時,陸軍元帥指派米爾斯·登普西中將的英國第二集團軍負責在韋瑟爾的北面進攻和強渡萊茵河。這個城市位於杜塞爾多夫以北約二十英裏處,頗具戰略意義。辛普森的美國第九集團軍的三分之一,即第十九軍,也將投入這次行動,不過只起次要作用。它將配合主攻,在韋瑟爾以南幾英裏處的萊茵貝格渡河,並在萊茵河上架起全部戰術橋梁。

接到這一指示,辛普森頓時“大吃一驚”:他的部隊去當架橋兵?實在大材小用。不僅如此,他們還將歸登普西指揮,而不是他本人。他向蒙哥馬利提出抗議,最終,蒙哥馬利同意仍由他本人指揮第十九軍。3月4日,即奪取雷馬根大橋的三天前,這支部隊出人意料地突破了德軍防線,提前打到了萊茵河邊。指揮官雷蒙德·麥克萊恩少將打電話向辛普森報告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他發現了“一個理想的渡過萊茵河的地方”,就在杜塞爾多夫的北邊,被樹林很好地遮掩著。如果辛普森是在布雷德利的指揮下,而不是蒙哥馬利,那麽他就會揮師渡河,然後再告知集團軍群。但是,他知道艾森豪威爾希望他逐級請示,因此,他又去找蒙哥馬利,要求準許他臨時渡過萊茵河。他指出,德國人因為他們的迅速推進而昏了頭,還沒來得及在東岸建起防線。

蒙哥馬利看都沒看辛普森準備的地圖,開口便說:“您只能在那裏動用一個師以下的兵力。沒有余地再去幹其他任何事情了。我想堅持我的作戰計劃。”只有嚴格執行這一計劃,他說,他才能很好地穩住自己,從而讓德國人亂了陣腳。

巴頓和其他很多美國軍官都認為辛普森碰了壁,這樣,英國人就會獨占首先發動強大攻勢渡河的榮譽。然而,辛普森的心裏比誰都難受,他覺得,蒙哥馬利是名職業的軍人,他不會僅僅受民族威望的驅使而做出任何決定。蒙蒂僅僅是希望打一場令人滿意的仗,不會在最後一刻節外生枝或發生什麽變化,以免妨礙主體計劃。

然而,蒙哥馬利在決定保證“掠奪”行動的成功之後,腦子裏又產生了一個想法:把兩個師空投到萊茵河對岸去。這一行動被命名為“大學生代表隊”行動,其任務是“在韋瑟爾地區破壞敵人在萊茵河上的防禦工事……”這將是盟國軍隊第一次在白天進行空降行動,會在第一批步兵晚上過河幾小時後開始。

馬修·李奇微少將選擇了英國第六空降師和美國第十七空降師去完成這一任務,這兩個空降師都屬於他的第十八空降軍。英國空降部隊的成員都是參加過諾曼底登陸的老兵。不過,這些美國人雖然作為步兵參加過阿登戰役,卻還是第一次空降作戰。3月22日,這兩支士氣高漲的空降部隊被“與世隔絕”了:英國人在英國的東英吉利附近,美國人在巴黎附近。部隊所在的區域被帶刺的鐵絲網圍了起來,特別衛兵在飛機場上巡邏著。假如關於空降地點的消息被泄露出去,那麽,“大學生代表隊”行動必定將以災難而告終。

然而,盡管采取了這些預防措施,德國人肯定還是獲悉了即將進行的空降。評論員岡瑟·韋伯在柏林廣播說:“我們應該想到,為了在萊茵河以東建立橋頭堡,盟國空軍必將進行幾次大規模的空降。我們正嚴陣以待。”

喬治·S.巴頓也制訂了他自己的搶渡萊茵河的計劃。他沒有采用傳統的從正面攻打萊茵河的方式,而是利用坦克和裝甲步兵像騎兵一樣深刺進去。這樣不僅十分壯觀,而且布下了一個大袋子,可以抓住許多俘虜,並挽救很多美國士兵的生命。同時,他們還比預料的提前打到了萊茵河。

自從得到了布雷德利在美因茨附近過河的許可之後,過去的三天裏,巴頓從這個司令部飛到另一個司令部,像個瘋子一樣——乞求,奉承,要求,威脅。他要的是速度,更快的速度。他知道,蒙哥馬利將於3月23日晚上渡過萊茵河,而他希望自己能在美因茨地區第一個渡過萊茵河。同時,他還深信,突然而迅速地渡過萊茵河可以挽救很多生命,並將有利於自己今後在德國腹地取得更加輝煌的勝利。

3月20日,他飛到了曼頓·S.埃迪少將坐落在西默爾附近的第十二軍司令部。他激動地踱著步子,說道:“曼特(1),我希望你明天在奧本海姆過河!”奧本海姆是位於美因茨以南約十五英裏處的一座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