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海岸設防同海軍戰略的關系(第3/5頁)

如果俄國的遠東艦隊都在海參崴集中,那麽就很有可能像在旅順口那樣被圍困於海參崴。如果該港能堅守到羅日傑斯特文斯基趕到之日,那麽俄國海軍就有兩處港口可以選擇。只有馬山浦這樣的位置,東鄉平八郎才有機會阻攔兩支俄國分艦隊。東鄉平八郎如果為了阻攔羅日傑斯特文斯基進入旅順口,而放棄了對於海參崴的監視,俄國艦隊就可出動,兩支俄國分艦隊就可能集結。一旦會合,俄國艦隊不僅在數量上占有優勢,其鬥志也會因為集中而昂揚,增加獲勝的機會。如果日本監視港口使得俄國分艦隊難以會合,則日本海軍需要同兩支分艦隊作戰,每支艦隊的實力都幾乎與日軍相當。對一支實力較弱的艦隊而言,相繼同兩支艦隊作戰的取勝機會要比同兩支艦隊會合之後作戰大得多。雖然如此,日軍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他們沒有全面修整的機會。

再假設俄國遠東艦隊位於海參崴,而日軍需要同時攻克海參崴和旅順口,否則波羅的海艦隊便有兩處港口可供停靠,再加上已經存在的遠東艦隊,日本所面臨的局面將更難應付。戰爭伊始,俄國就有機會制造這種局面,使日本人進退維谷,從而徹底激化了在海參崴的戰爭。位於海參崴的俄國艦隊可威脅到日本的各個要害,迫使日本分散。由於波羅的海艦隊的缺席,日本人便有了可乘之機。旅順口地理位置特殊,它緊靠日本入侵朝鮮和中國東北(滿洲)的起點。在這個有限區域內的俄國分艦隊面對的是集中力量的日本海軍。日本海軍完全不用考慮海參崴,因為它已經被俄國人自己排除在外,所以在激戰時,俄國分艦隊並未得到來自該港的支援。俄國的錯誤在於過於重視旅順口,這是出於錯誤的“要塞艦隊”論,俄國把艦隊的地位放在了要塞後邊。根據一些目擊者評論,旅順口除了設置大量水雷外,旅順口的艦隊從未利用海上戰機,而是被束縛在港口,失掉了擊毀日本艦船的機會。

依照普通觀點看,略居劣勢的俄國艦隊如果位於海參崴,便可威脅日本的交通線,迫使日本人圍攻和封鎖海參崴,在旅順口他們就是這樣表現的。根據當時日軍的行動來看,不管俄國艦隊是在旅順口還是在海參崴,日軍都不可能被迫中斷部隊運輸的。當日軍決心一戰時,他們已經清醒地看到,波羅的海艦隊起航之前這段時間,就是他們奪取決定性勝利的最佳時機,他們絕對會勝利,盡管自己的兵力不占優勢。日軍曾預計奪取旅順口的時間會比想象的更短,而且還能俘獲一批戰艦。攻克旅順口後,日軍更是信心高漲。即使已經攻克了旅順口,殲滅半數俄國海軍,我們仍可從東鄉平八郎發出的信號中看到,他對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所率艦隊的密切關注。當時日本政府十分擔憂波羅的海艦隊。幸好,羅日傑斯特文斯基的遲緩,為日軍換來了寶貴的修整時間。

前文已經假設,俄國艦隊曾經位於海參崴,日本人必然會對該港進行圍攻和封鎖,同時圍攻旅順口和海參崴,就會從侵略滿洲的陸軍中抽取15萬人。此外,還有相應激增的軍費,將大大消耗日本的資源。毫無疑問,這會成為導致日本求和的因素。一個日本軍官就曾寫道:“如果旅順口的俄國分艦隊大部分逃回海參崴,我們其後的戰爭必然困難重重,來自波羅的海分艦隊的危險就大大增加了。”可見,如果旅順口分艦隊在戰爭伊始就位於海參崴,結局就很有可能是我的這個推斷。

俄國對於旅順口分艦隊的錯誤使用富有啟發性,其後果來源於“存在艦隊”論的錯誤,雖然俄國人曾經針對暫時較弱的情況制定的總體戰役計劃是正確的。駐泊於牛莊的一艘美艦的情報官曾經報告,俄國軍官一次偶然提到,他們不應該守在遼東半島,也不應守在中國東北南部,他們應該死守旅順口,野戰軍則可邊戰邊退,逐步從遼陽、沈陽退至哈爾濱。在那裏,他們便可穩住腳跟,利用聚集在此的部隊和物資支援旅順口。之後他們便以壓倒性優勢反攻,由哈爾濱來發揮要塞的優勢。這種談論可能來自高級人士的反省,或是來自軍方的作戰方針。

庫羅帕特金所面臨的形勢與1797年查理大公在法軍面前退卻完全相同。前一年,查理大公於多瑙河流域獲得大捷。關於1797年的形勢,拿破侖曾寫道:

我將痛擊做出要等待我軍的敵人,但是他們如果繼續退卻,與來自萊茵河畔的部隊會合對我形成壓倒之勢,我就困難重重了,意大利陸軍的失利也會給共和國帶來失敗。

庫羅帕特金的計劃基本上是正確的,當日本表示願意和談時,俄軍還未退出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