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同盟國的作戰計劃(第2/2頁)

因此,在6月15日傍晚,下述各部隊已達到完全的戰時編制:屬於集團軍群的3個驅逐旅,配屬給集團軍的7個驅逐團,以及比利時驅逐旅。沿邊界上已經動員的有配屬於軍的30個驅逐中隊,這些中隊經過完全動員後可組成屬於軍的30個大隊。同樣,法國和比利時的所有的防空驅逐機大隊、高射炮團,以及所有的搜索、情報、通信等勤務部隊都已動員起來,準備投入行動。

總之,到了6月15日傍晚,由於秘密動員,法國和比利時的全部防空兵力和兵器均已達到完全戰時編制,並準備行動。屬於獨立空軍和配屬航空兵的所有驅逐機部隊都已全部動員,只有軍屬的30個配屬航空兵驅逐大隊例外,它們還沒有組建為孿生中隊。換句話說,只有30個驅逐機中隊未準備好,它們將在第二天,即16日才動員。

因為德國在海戰的地位不重要,海軍配屬航空兵還沒有采取任何秘密動員的步驟。

6月16日的部署

雖然到6月15日上午10時,一切避免戰爭的希望都已放棄,同盟國在采取決定性步驟上仍是猶豫不決。為了人道的緣故,為了他們在歷史上的聲譽,他們不願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他們花去幾個小時在巴黎和布魯塞爾之間進行十分頻繁的電報往來。直到淩晨2時,著名的德國電報到達了,電報申明,從那時起,德國認為它已與法國和比利時交戰,上午6~7時,德國的獨立空軍將入侵它們的領空,並且出於戰爭的迫切需要,它將被迫轟炸所有進行動員、軍隊集結或調動的中心。

雖然警告是簡短的,它卻等於放棄了突然性的好處。每個人都會認識到,已經給過警告了,故而德國可以在世界輿論面前為自己不受限制地使用航空化學武器做某種辯護。尤其在戰爭的頭幾天,在所有的中心,從最大的到最小的,都有軍隊在集中和調動,因此同盟國的全部中心都同樣地受到威脅。

同盟國軍事當局不把敵人傲慢的威脅當成一回事,決定采取主動入侵敵國領土,為此目的,發出如下的命令:

1.獨立空軍的第一和第四驅逐旅於上午6時起在科布倫茨——美因茨——阿沙芬堡——維爾茨堡地段(這些城市均在德國境內)巡邏,以抗擊企圖向邊界前進的任何德軍。

2.比利時驅逐旅的第一團在6時起為同樣目的在科隆——科布倫茨(這些城市均在德國境內)前線巡邏。

3.獨立空軍的4個夜間轟炸旅以其現有的中隊(達到戰時實力的半數)立即起飛,根據早已準備的計劃去破壞萊茵河上的橋梁和最重要的火車站。

4.獨立空軍的兩個晝間轟炸旅,以其現有的飛機(戰時實力的半數)於6時越過邊界去轟炸漢諾威、馬格德堡、萊比錫和德累斯頓市區。

5.獨立空軍的偵察團以其現有的飛機(戰時實力的半數)對柏林方向偵察。

6.在沒有進一步指示之前,所有屬於獨立空軍和配屬航空兵的驅逐機部隊都處在防空總指揮部的直接指揮之下。

為了讓德國承擔破壞國際會議協議的責任,同盟國命令轟炸行動只限於火車站,並只準使用高爆炸彈。法國和比利時的航空兵人員在受到敵人的恐嚇後,決定去戰鬥,壓倒敵人的囂張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