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質準備德國(第4/4頁)

人們已經反復研究過怎樣使飛機較為靈活地作戰,因此根據實際需要,減少炸彈的數量就可以很容易地增加飛機持續飛行的時間,相反亦可,也可以增加載炸彈數量而相應地減少槍炮重量,或者相反。

對政治、工業、通信及別的中心的空中進攻不需要很高的命中率,就能取得令人恐慌的效果,尤其是對其精神的打擊。因此只采用了一種非常簡單的炸彈,所有炸彈都是重50公斤,但有三種不同的各類,即:爆破彈、燃燒彈及毒氣彈,分別按1:3:6的比例使用。一顆挨一顆的投彈方式已經被淘汰,使用炸彈架,每個中隊一次可投下20噸炸彈,每架飛機一噸,炸彈之間間隔15~25米,炸彈架的電門位於機長面前的儀表板上。

每一次投彈在長300~500米的一列上發生20次爆炸,投彈行動由支隊長命令,中支隊執行,中隊的每次投彈造成寬200米、長300~500米的區域內三串各20次的爆炸。一個支隊中的兩個或者三個中隊可以同時進行轟炸,每架飛機用一噸炸彈,這樣一個支隊可破壞一個寬200~300米、長600米的面積。在轟炸行動中各中隊采取依次跟進的方法,每架飛機投一噸炸彈,一個支隊可破壞寬200~300米、長2~3千米的區域。因此,如果支隊的飛機可帶炸彈2、4、6或8噸,則支隊可破壞寬200~300米,長3、6、9或12千米的區域。

這種擲彈方法可以形成一道道煙幕,因此,需要給飛機提供煙幕彈,煙幕彈的作用是可以讓敵軍的高射炮連找不到目標。投放的時候煙幕彈和毒氣彈各占一半,記住要考慮風向因素。

在戰時,獨立空軍應當掌控所有的民航飛機,包括人員和物資。其實,很多民航的飛機在制造的時候就已經把戰爭因素考慮進去了。針對所有不同的機型,它們都有軍械儲備,一旦收到戰爭總動員令,立刻就能裝上去。飛行員也可以馬上軍事化,擔任這些作戰機組的中隊長或者支隊長。通過周期性召集和獨立空軍一同參與任務,所有人實際上都已經接受了軍事訓練。當然,民航飛機轉變成軍用飛機,到底不如專業的作戰飛機,不過民航飛機至少可以執行一些不重要的作戰行動。

甚至現在已經假想把航空作為一種業余的體育活動,目的是培養人們對飛行的熱情,在沒有做出安排之前,就已經先樹立了信心。在戰爭規劃中如果留給人們一席之地,到時候,人們就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而防空,則只能依靠於高射炮連,寄希望於它能阻擋一些敵軍頑強的空襲。

大肆宣揚可以保護人民不受空襲是不現實的,所以把飛機等裝備固定用於防空是資源的浪費,更有效的方式是用於攻擊。對敵國領土的大規模進攻是反擊敵人的最有效辦法,我們要讓自己的人民對我們強大的空軍空襲敵國領空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保持士氣高漲。但是不可否認,德意志畢竟還是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敵軍空襲的效果,用來保護自己的人民。


[1] 飛機數據取自G.A.科拉多·庫斯托薩上尉的文章《中等和大載重的作戰飛機》,載於《航空技術雜志》第5期,1929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