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投降(第5/7頁)

大多是被擊潰或被驅散的一小部分黨衛軍部隊,最後又聚集起來,試圖突破俄國人的陣地。在保衛城市中戰鬥最為慘烈的,是先前駐守法國的黨衛軍 “查裏曼大帝”師,他們主要是在航空部周邊地區進行了殊死的抵抗。駐守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的黨衛軍部隊以及現在只有不足一百人的拉脫維亞軍團也浴血奮戰,幾乎到了自我毀滅的地步,因為他們從沒想過當俘虜,現在他們能指望的無非就是決定自己的命運。

人們盡量避開仍在戰鬥的地區。但即使入夜,也沒有人敢跑到大街上去。在這被摧毀城市夜間,時時響起可怕的聲響:從遠方傳來的隆隆炮聲,伴隨著暴風雨中的閃電般突然加速的馬達轟鳴聲,零星的機槍連發射擊聲,還有婦女們的叫喊聲。陣亡的士兵和死去的平民成百成百地倒在瓦礫之中,但沒有人來理會他們。

凡處於那種境地的人,都認為戰爭結束了。到處都可看到打輸了的德國國防軍士兵,他們在排水口砸自己的槍,沒頭沒腦地往廢墟裏扔手雷,或是在廢棄的車輛中拉響導火索。接連幾天,許多房子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碰了一下似的,整幢整幢地倒塌了。幾天前被占領的一些城郊地區,慢慢恢復了生機,出現了疲憊不堪但幸免於難的人群,他們或提箱子,或肩負背包,裏面放著從炮火中搶出來的家當。黨徽、元首畫像和納粹卐字旗已不見蹤影。希特勒自殺的消息很少有人相信,因為根據官方的報道,他是在“與布爾什維克主義鬥爭到最後一息”中陣亡的,這與還在廣為傳播的觀點十分吻合。

在被占領的離開戰場較遠的市區,明顯地形成了一種無序的野營生活。穿著土褐色軍裝的紅軍戰士在大街上來回巡邏,周圍是已不再燃燒或在暗火中仍徐徐冒著煙的廢墟,這飄浮著的煙霧在白天把整個城區弄得暗淡無光。在許多廣場上,是露營的部隊,其中有許多女兵,她們在被燒毀了的或橫七豎八躺著的武器之間擺著姿勢拍照留念,有的把皮鞭在街石上甩得啪啪作響。在其他一些地方,俘虜們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候著問話,不遠處的大炮還在噴出一閃一閃的火焰。在前進的過程中,蘇聯軍隊征用了大批的牛,現在它們站立在四周,直到一頭一頭地被宰殺掉,然後被唱歌跳舞的人們放在露天的火上烤著吃。到處是由毛發蓬亂的草原馬拉著的俄羅斯小馬車,車裏裝滿了不值錢的獵獲物:鍋碗瓢盆、衣服、噴桶、手風琴、布娃娃或一些可隨身帶走的東西。車上有時還有狗拉的小車。其間,不斷地有開著摩托車的傳令兵來來往往,表情顯得極為嚴肅。每一個大的十字路口,都豎起了用西裏爾文字寫的指路牌。

同時,越來越多的戰俘不分白天黑夜地擁到事先指定的廣場上。他們垂頭喪氣、筋疲力盡,胳膊上大多紮著白色袖章,他們是從地窖、地洞或下水道的出口處爬出來的,其中有許多年老的人民沖鋒隊員、十五歲的預備役炮兵,以及撐著拐棍或纏著血紅繃帶的傷員。他們默默地排到一個隊伍裏,被帶著勝利的驕傲,胸前大多佩有許多勛章的蘇軍士兵們驅趕著、護衛著,走進一個巨大的灰色人群裏。在夜幕降臨時,探照燈又亮了起來:在照得如同白晝的燈光裏,公路幹線上各種運兵車和牽引車在緩緩爬行,構成一幅清晰的群鬼亂舞圖。在道路的兩邊,在廢墟的陰影下,站著一堆一堆的人,大多是些上了年紀的婦女,她們沮喪地看著車隊靠近,從她們身邊開過,隨後消失在不知什麽地方的遠處。

聽到了投降的消息,莫斯科一片勝利的喜悅。一眼望不到邊的人群擁向街頭,他們高聲叫喊,把帽子扔向高空,互相熱烈擁抱。這場偉大的戰爭在付出了無法估量的損失後結束了。僅僅攻占柏林這一戰役,紅軍就死去了三十萬人。德國方面陣亡將士達四萬人。至於平民死亡人數,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被俘士兵將近有五十萬人。

近半夜時,莫斯科城裏的三百多門大炮一齊開炮,每炮連射二十四次,把炮彈隆隆地射向夜空,緊接著的是精彩紛呈的大型煙火表演。全城歡慶“攻克柏林的歷史性勝利”。慶祝活動持續了一天之久。聲音之響,連遠在布提卡監獄的牢房也清晰可聞,魏特林、兩名參謀部軍官以及幾名在地下避彈室待過的人,作為第一批戰俘被關進了這所監獄。一名人民沖鋒隊的二等兵,也在被俘人群之中。倒黴的是,他引起了蘇聯人的懷疑,因為他像美國新任總統一樣,也叫杜魯門。可他只是波茨坦的一個香煙小販。

五月二日下午,三點剛過,紅軍在幾乎沒有遭到抵抗的情況下,占領了帝國總理府。它並不是像許多描述或回憶錄中所寫的那樣,是在激烈的戰鬥中攻占的。據資料說,第一個沖入地下避彈室的紅軍戰士是中尉伊萬•I.克裏門科,他因這英勇行為被嘉獎為“蘇聯英雄”。可這次也像占領國會大廈一樣,是一次“非官方的”事件,符合理想的照片是第二次補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