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山間的戰爭(第6/8頁)

同時,蘇聯還通過各種協定壟斷了阿富汗的對外貿易。僅1980年,蘇聯就以低價從阿富汗進口了價值1100萬美元的水果和植物油,而這筆錢也完全用來抵債。據蘇聯對外貿易部稱——“蘇聯是阿富汗的主要貿易夥伴”,“1981年阿富汗的國營經濟成分在對蘇聯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為70%”。

阿富汗向蘇聯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料和半成品,比如天然氣、尿素、棉織纖維、毛料、皮革制品、油料種籽、柑橘、葡萄幹、核桃、油橄欖和毯制品等,這些商品只能用來換取蘇聯提供的國家貸款,供阿富汗方面用於建設“蘇阿合作項目”。至於那些無償援助項目,蘇聯則在履行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困難”。蘇聯不僅拖欠對阿富汗的無償援助,還倚仗自己對阿富汗進出口的壟斷,大規模地從阿富汗進口原材料,然後再向阿富汗出口制成品,比如石油,蘇聯一面在阿富汗進行大量的開采,一面卻又大量地向阿富汗出口石油制品。這種做法,在國際上遭到一致譴責。按照統計,阿富汗的機器和交通設備進口84%依賴於蘇聯,棉織品生產65%依賴蘇聯進行,96%的石油產品靠蘇聯供應。

蘇聯的確在阿富汗開工興建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工程。比如,蘇聯建造了鐵爾梅茲—喀布爾輸油管,在阿姆河上修建了連接鐵爾梅茲和阿裏雅坦的鐵路公路兩用橋,在加拉巴和海拉頓之間修築了邊境鐵路。不過,仔細看一看便能明白,這些工程無一不利於蘇聯和阿富汗之間的大宗貨物運輸;而且,這些工程全在蘇聯的絕對控制下。

同時,蘇聯在阿富汗境內新建和擴建機場。蘇聯方面主持了喀布爾機場的擴建工程,機場主跑道的長度將從2800米延長到3500米。欣丹德機場已經可以供蘇聯空軍的戰略轟炸機起降。從1981年,蘇聯在喀布爾以外的法紮巴德、克瓦汗、達爾瓦茲、謝格曼、克拉諾蒙傑安和卡拉潘賈等地建造了6個機場。無一例外,這些都是軍民兩用機場,不但用來鎮壓阿富汗反蘇遊擊隊,還可以用來向阿富汗以外的目標靠攏。

1982年2月6日,蘇聯與阿富汗又簽訂了一項新友好條約,規定蘇聯對阿富汗的經濟計劃全權負責。至此,阿富汗的經濟命脈完全掌握在了蘇聯手中。按照蘇聯的計劃,在平原上,阿富汗人要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這種合作社在賈拉拉巴德、昆都士、巴格蘭、巴爾赫和赫拉特等地十分普遍,與蘇聯的集體農莊毫無二致。同時,還要大力營建工業中心,發展工礦業。這一切活動都是在阿富汗政府軍和蘇軍嚴密監督下進行的。

由於蘇聯對阿富汗經濟計劃的控制,1982—1983年的發展項目中,37.6%的資金都用於工礦業和運輸業,而農業投資僅占10.4%。本來糧食可以自給自足的阿富汗出現了缺糧現象,面粉和大米在阿富汗已被禁止自由買賣,只能由政府實行定量配給制度,大量玉米、大麥、大米、白糖都要從蘇聯進口。到1982年底,阿富汗的農業已被破壞得不成樣子,同1978年相比,1982年農業播種面積僅為原來的一半,由330萬公頃下降為115萬公頃,主要糧食作物產量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小麥的產量僅為1978年的20%,玉米、水稻、大麥和棉花的產量也分別下降為1978年的23%、26%、26%和12%,而喀布爾市的通貨膨脹率已高達200%,卡爾邁勒也不得不在10月份發表的一次講話中承認,阿富汗的物資缺乏正在“日益嚴重”。

蘇聯還從阿富汗手中奪走了瓦罕走廊。瓦罕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段之間的一個山谷。瓦罕走廊長約400公裏,東西走向,其中在中國境內長約100公裏,南北寬約3至5公裏,最窄處不足1公裏。其余300公裏在阿富汗境內,最寬處約75公裏。中國與阿富汗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不到93公裏。

瓦罕走廊重要的戰略位置,令蘇聯人對這裏極為重視。1980年下半年,蘇軍開進瓦罕走廊地區。從此,瓦罕走廊實際上被蘇聯並吞,居住在那裏的吉爾吉斯人統統被驅趕出去。被趕出的吉爾吉斯人共計4000名,他們先是流亡到了巴基斯坦,後又轉到土耳其。蘇聯在瓦罕走廊地區大興土木,加寬了從蘇聯穿過卡拉潘賈山口通往瓦罕的公路,重新鋪設了路面,沿途安裝了先進的通信聯絡系統,並在高原上建造直升機停機坪,在深山中修建軍火庫。蘇聯還通過布設地雷和設置邊防巡邏隊的方法,封鎖了阿富汗通往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各個山口,實現了對瓦罕的實際控制。從此,這裏成為蘇聯遏制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