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最後的獨立(第4/5頁)

矚目俯視,盡是一些硬紙板似的棕色土山。那些土山外形並不龐大,而巖石豁露之處,仿佛就在這硬紙板上出現了點點黑斑。在開伯爾上空,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地面輪廓不夠細致……在山頭移動的任何東西都難於辨別。那些土山正是利用這種依稀難辨作為掩護,無怪乎飛機的用處很小。就是在五百尺上空,一個觀察員要發現埋伏在光禿禿的山頂上的大批部族人民,也是很困難的。

不過,英國飛機的參戰還是給阿富汗人造成了巨大震撼。飛機出動,在戰場上對阿富汗軍隊進行轟炸掃射,幫助英軍取得了幾次勝利。5月中旬,英國皇家空軍對賈拉拉巴德進行了集中轟炸,該城的軍事區大半被炸毀,整列的軍隊也遭到轟擊。就在這一片慌亂中,附近的部族百姓趁機搶劫了武器、彈藥和金庫。有來自印度的目擊者形容自己所見:“一兩架飛機來到了賈拉拉巴德上空,一連轟炸了幾個小時,有兩枚炸彈就在離我住處幾碼的地方爆炸了。這次轟炸無論在市區還是在軍事區都引起了惶惑和混亂……逃跑的士兵們想要超過他們的將軍,將軍則想要超過他的士兵。”5月24日,英國人轟炸了喀布爾,炸彈落在阿馬努拉的王宮和喀布爾的兵工廠。又有印度目擊者說:“上午6時,一架飛機第一次在喀布爾上空出現……有3門大炮從山頂向它開火,軍民們用許多步槍和少數無聊的手槍進行射擊。飛機消失後,城中立刻發出一片喧嚷,表明公眾已陷入恐怖,以及在幾分鐘死一般的沉寂以後的騷動。為了安慰這些驚慌失措的群眾,軍樂隊立時奏起樂來,有一個團就在這十分不平常的時刻被帶到閱兵場待了幾分鐘。”

阿富汗人開始惶惶不安,要求國王停戰。英國人也因軍事行動受挫、印度局勢不穩而認為終止戰爭是唯一的選擇。阿馬努拉提出,停戰的前提是英國承認阿富汗的獨立。經過談判,阿馬努拉同意簽署停戰協議,雙方軍隊自邊界各自後撤20公裏。6月3日,阿馬努拉宣布停火。1919年8月,經過一個月的談判,英國與阿富汗在印度的拉瓦爾品第草簽和約。合約規定,英國和阿富汗維持原有邊界(即“杜蘭徳線”),英國獲得對開伯爾山口兩段邊界線的裁定權,並暫時中止阿富汗進口軍火在印度的過境權和對阿富汗提供的補助金。英國首席談判代表漢密爾頓·格蘭特爵士在信中承認:“阿富汗在內政和外交事務方面,正式地自由和獨立。”

1921年,英國和阿富汗正式簽訂了條約。兩年的談判中,英國人原本對條約內容仍多有堅持,誰知阿富汗隨即於1920年批準了與蘇俄的友好條約作為回答。這對英國有如一道晴天霹靂,英國只得做出讓步,盡快與阿富汗簽約。英阿條約規定,正式承認阿富汗“內政和外交獨立的一切權利”;同意阿富汗進口物資在印度的自由過境權,在對英屬印度當局懷有“善意”、並不威脅後者的情況下,可以進口武器;任何一方在邊界地區進行軍事行動前須通知對方;雙方同意對方在自己的領土上設立對方的公使館、領事館和貿易機構,阿富汗可以直接在倫敦開設公使館。阿富汗也同意在原則上接受英國人劃定的開伯爾山口以西邊界。英國從此正式承認阿富汗完全獨立的國家地位。

阿富汗歷經三次戰爭,終於在與英國的抗爭中贏得獨立。阿馬努拉宣稱要用利劍實現阿富汗獨立的夢想最終得以實現。阿富汗人每年舉行慶典,紀念阿富汗的獨立。喀布爾建起一座獨立紀念碑,碑座上是一頭用鐵鏈拴著的獅子,代表大英帝國。紀念碑的含義直白:這頭獅子已經上鏈,再也不能用牙齒和爪子來威脅阿富汗了。

就此簡要回顧了阿富汗的歷史。如前文所言,阿富汗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是其獨一無二的資源。這裏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十字路口,是絲綢之路上多種文明的融匯之地。伊斯蘭教、祆教、佛教都經這裏傳播,所以這裏才能出現巴米揚大佛與伊斯蘭新月並舉的奇觀。實際上,世界上很少有像阿富汗這樣的國家,各個部族各自為政,但又統一在一個國王腳下。也很少有像阿富汗這樣的國家,在伊斯蘭文明即將衰落之際脫穎而出,又從未真正成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始終保持著不屈的獨立。

阿富汗是一個需要人們保持敬意的國家,一如阿富汗詩人克魯亞丁·哈代姆的名篇:

如美玉,鑲嵌在中亞細亞的高山之巔,

沐浴過數千年的春風秋雨,

我們在這萬山叢中光輝璀璨。

我們的歷史充滿了英雄的傳奇,

啊,我是阿富汗——阿富汗!

我為自己的民族自豪自信,

無際的雲彩誠是我們的利劍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