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口數量

論述完影響一個國家海權的自然狀況,接下來我們開始對影響海權的人口特征做一考察。人口特征也是影響海權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人口特征同海權的關系中,首先要思考的是這片地域人口數量的多寡,因為它同一個國家的領土範圍是密切相關的。這裏所說的領土範圍,不僅僅是指其領土面積的大小,還要考慮到跟海權有關的海岸線長度及其特征。同樣,這裏所說的人口,不單單是指從事海洋事業的人口數量,還要加上這些船艦上的水手、雇傭工以及生產海軍物資的人員。

舉個例子,在法國大革命②爆發之前以及之後幾次大規模的戰爭中,雖然法國人口遠遠多於英國,然而就海上力量而言,無論是和平時期的海上貿易,還是戰爭時期的軍事效率,法國都遠遠不如英國。法國的軍事效率的缺陷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得更加明顯。每每在戰爭爆發之前,法國都占有絕對的優勢,然而,這種優勢往往不能夠在戰爭中得到維持。

比如在1778年,當戰爭爆發時,憑借海上動員,法國一次性就能夠裝備50艘戰艦,而英國則剛好相反,由於它的海上力量分散在全球,要在本土集結40艘戰艦困難重重。但是到了1782年,這種情況剛好反了過來,當時英國可以服役的戰艦已經達到了120艘,而法國則一直沒有突破71艘。再後來到了1840年,兩國劍拔弩張,準備在地中海東部決戰之時,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法國軍官稱贊法國艦隊高效的動力和艦隊領導人傑出的才能,並表示一旦法國艦隊跟實力相當的敵人開戰,將絕對有制勝的信心,他說:“當我們集結到21艘戰艦並將其組成戰艦隊伍之後,我們將不再有預備隊,沒有一艘戰艦能夠在6個月內投入戰爭。”但他接下來說:“我國與英國相比,實力相差懸殊,我們為了集結這21艘戰艦,用光了所有的船員和水手,雖然我們在各地建立了後備力量和招募機構,但是這並不能接替已經服役了三年的海員,他們沒有休整的機會。”

這些實例表明,後備力量的差距深刻地影響著一場戰爭的成敗,這甚至比活動在海上實力的差異還要嚴重。因為一支活動在海上的艦隊需要的不光是技術精湛的海員,還要雇傭一大批從事各種制造和修理的勞作人員,這些人做著修繕各種海洋上的裝備或者跟海洋有關的行業。從事這些行業的人,都必須具備在海洋上生存的能力。英國有一位傑出的海軍將領愛德華·皮洛爵士對此很有遠見卓識。1793年戰爭爆發時,同往常一樣,海軍遇到了人員不足的問題,但此時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愛德華·皮洛爵士除了使用從來沒有出過海的陸地人員以外,還命令手下軍官去招募柯尼希礦工,因為他們職業的特殊性能夠快速地適應海上作戰的需要。結果證明,他的這個做法是非常英明的,一來這種做法避免了時間耽擱;二來在一場戰鬥中,他指揮下的艦隊成功俘獲了敵方的一艘裝有大炮的護衛艦。更加值得人們深思的是,這些礦工服役時間才只有短短的幾個星期,而他們的對手卻在戰艦上服役了一年多,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損失情況竟然相差無幾。

或許有人會認為,在現代的戰爭條件下,這種後備力量已經失去了昔日擁有的那種重要性。因為現代艦船和武器的制造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而現代戰爭需要的是綜合實力,即在戰爭爆發之初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給予對方毀滅性的打擊,用人們耳熟能詳的話來講就是:要讓一個國家毫無還手能力,就要在一開始徹底擊敗敵方的海軍艦隊,如果艦隊被打垮了,這個國家其他的組織機構就沒什麽威脅了。就某個方面而言,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跟過去相比,後備力量的作用有所減弱,但假如兩支艦隊在某一地點相遇,激戰過後其中的一支艦隊被徹底打垮了,而另一支仍然能夠繼續作戰,那麽戰敗的一方想要重整旗鼓的希望就比以前要渺茫得多。一個國家的艦隊幾乎就能夠代表這個國家的軍力,若是慘敗的話,那麽這個國家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英國的海軍艦隊代表這個國家的大部分軍事實力的話,那麽,它在特拉法爾加一役中的敗績就比法國要嚴重地多。特拉法爾加對英國的重要性就好比奧斯特裏茨和奧地利,吉納和普魯士。一個帝國的軍隊一旦被摧毀,那它就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兒了。據說拿破侖最向往的就是摧毀和瓦解敵軍。

如果光看這些戰爭史實的話,有人就會認為這種後備力量已經變得無關緊要了,然而這一點還有欠考慮。前面提到過的那些軍事打擊都是有特殊才能的人指揮的,並且把戰略眼光直接對準了對方的心臟。除了這些以外,戰敗的一方總是在戰爭開始之前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劣勢而士氣低落,因而團隊精神與國家的榮譽感也是極其重要的。在烏爾姆一役後的奧斯特裏茨戰役中,3萬奧地利軍隊一槍未發便放下武器投降。所以,之前的這段歷史就是一部法國高唱凱歌而奧地利不斷失敗的歷史。在不斷受挫之後,發生了特拉法爾加海戰。再往前追溯,則是聯合艦隊裏西班牙人在聖文森特和法國人在尼羅河的戰爭,這些都距離我們非常近。這些打擊並不是單一的,而是毀滅性的,終結性的,除了吉納的情況。在吉納戰爭中,雙方實力相差太過懸殊,所以這些原則用在它身上並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