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太美了

E排一共有44人,同樣非常緊張。直到在山下準備攀爬時,這些人中仍沒有一個認為他們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大家都認為,攀登火山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很多日本兵朝他們瘋狂掃射。軍醫布萊德利比別人還多一層焦慮,他一直在想,假如隊友受傷,他該怎樣把傷員背回來。

登山之前,E排注意到,汽油彈已把整座山都燒焦了,士兵們不由得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山上的人是怎麽忍受這一切的啊!”

知道投了汽油彈,但誰也不知道汽油彈的效果如何,只知道自個兒的小命就攥在自個兒手心裏,所以他們上山時,只要見到掩體就往裏面扔手雷。

折缽山沒有可攀登的路徑,到處都是炸得粉碎的巖石,陸戰隊員只能用膝蓋爬行,用雙手揪住一切可以抓住的物體向上攀登。他們當中很多人都背著武器,還有人背著火焰噴射器。這樣的攀爬方式非常吃力,假如日軍趁機開火,別說反擊了,躲都沒地方躲。

令人驚異的是,並沒有人從巖洞裏朝E排射擊,也沒有一個日本人手拿軍刀砍過來,甚至連一顆手雷都沒有扔出。他們自己也覺得奇怪,便開始奓著膽子朝山洞裏查看。他們看到洞裏有些日本兵還有呼吸,但已經動彈不得,看樣子被嚇得不輕,一個個都呆坐在洞裏,好像喝醉酒了一樣,昏昏沉沉,眼睛雖然睜著,卻是睡著的姿勢。當美軍出現在洞口時,都沒有人知道去拿身邊的槍支。

最合理的解釋是,在雨點般的汽油彈燃燒之後,山中的氧氣都被吸走了,導致山洞裏的大部分日本兵窒息而死,沒死的也陷入了昏迷狀態,再也無力反抗。

E排呈蛇形前進,逐漸越爬越高。當他們在近乎垂直的山坡上出現時,山下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海灘邊、北部陸地上的陸戰隊員全部把目光集中在他們身上,就連軍艦上的水兵也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幾乎所有人都在想:天哪,他們就要成功了!

盡管已爬了三分之二,沿途也沒有受到任何襲擊,E排的人還是沒有安全感。他們時刻都在準備著,會不會有日本兵突然跳出來,或是他們中的某個人踩上地雷。

用了將近40分鐘,E排才爬到山頂,他們終於成功了。

排長希勒下令:“找一根旗杆把那面旗子豎立起來。”一名士兵從日軍掩體裏找到一根大小適中的木棍當作旗杆,把國旗綁在了上面。

上午10點20分,E排在大風中將旗杆豎了起來。隨隊攝影師記錄下了這一時刻,也隨之產生了硫黃島第一張插旗的照片。

插上折缽山的第一面美國國旗。“持槍哥”的這一造型是應攝影記者的要求特地擺出來的,其實當時山上已不需要特別防衛了

從下面海灘向上望,這面小小的國旗幾乎看不見,但是登陸部隊都知道國旗已在硫黃島的制高點升起。山下掩體內爆發出一陣歡呼聲,眼睛裏閃著淚花的士兵們高興得你捶我打,軍艦也汽笛齊鳴,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示慶賀。

當時,一名受傷的陸戰隊員正從小艇上被放進吊籃,準備進入醫療船進行治療,突然,一切都停止了。這名傷兵急忙側身問道:“怎麽了?”身邊的人激動地指點道:“看那裏!”

他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正是折缽山頂的那面紅白藍的星條旗,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和其他人毫無二致:“這一幕太美了!”

硫黃島之戰時,原海軍部長諾克斯已經去世,繼任者福雷斯特爾在史密斯的陪同下,前來硫黃島視察。兩位高級指揮官注視著山頂迎風飄揚的旗幟,都非常激動。福雷斯特爾告訴史密斯:“折缽山頂升起的那面旗,意味著海軍陸戰隊從此後五百年的榮譽。”

四小時後,戰車登陸艇將一面新的更大的國旗送上了硫黃島。約翰遜中校轉身對副官說:“有個狗娘養的想要那面國旗(指插上山頂的第一面旗),但他拿不到手。”

約翰遜想把第一面國旗換下來作為紀念品進行保存,同時換上大旗,也便於全島的陸戰隊員都能看到。這次找來的旗杆是一根重達100多磅的排水管,得六名士兵齊心協力,踮起腳,像在雪地上走路一樣,才能把旗杆豎起來。

因為只是換旗,這一舉動當時並不引人注目。美聯社隨軍記者羅森塔爾是一位職業攝影師,曾在帕勞群島和關島拍攝過登陸情況,但他到硫黃島太遲了點兒,只勉強趕上了拍攝換旗。這位攝影師是個胖子,在山頂上不容易保持身體平衡,照片是他在倉促中抓拍的,他本人對此並不滿意。

其他攝影師見狀,便建議羅森塔爾多拍幾張不同的照片,最好能讓陸戰隊員們擺擺造型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