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薄弱的先倒下(第2/2頁)

山下通過談判所得到的,遠比單純作戰多得多。他後來說了心裏話:“那時,我的步兵炮只有三發炮彈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想無論如何一定要讓他投降,所以最後施加了壓力。”

帕西瓦爾心境灰暗,他是個行政官類型的將軍。漫天討價、就地還價的談判技巧應該是他的強項,但在對方的威逼下,只能眼睜睜地被剝個一幹二凈,這比吃敗仗還讓他感到痛心。

置身於小山般的戰利品、黑壓壓的戰俘,以及這座壯闊的東方名城中,山下及其辻政信等人那種得意揚揚的感覺自不待言。他們入城時,讓幾萬名戰俘站在道路的兩旁迎接,在耀武揚威的同時,也借此對俘虜們進行無情的羞辱。

新加坡一直被看成是英國在東方的象征,打下新加坡也就意味著日本對英國的勝利。丘吉爾悲痛不已:“英國歷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規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

新加坡的陷落,對英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心靈創傷。一位英國歷史學家如此描繪:那天夜裏,古老的殖民帝國被切開了動脈,於是長達幾個世紀的統治和法律開始噴出血來,這道傷口也許是無法彌合的。

1942年2月16日,裕仁的侍從武官趕到新加坡,向山下傳達了天皇聖旨和皇後的懿旨,理所當然的都是倍加贊賞之辭。

無論戰略還是戰術,新加坡的淪陷都代表了日本陸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所取得戰績的頂點。在此之前,山下只參加過對中國華北的作戰,而且並沒建立什麽了不得的戰功。他就憑這一戰,得以與山本齊名,被稱為“海軍的山本,陸軍的山下”,同時還得到了一個綽號:馬來西亞之虎。

就像山本偷襲珍珠港一樣,全世界都因此知道了山下這只“惡虎”。德國陸軍軍官學校的戰史教科書專門加上了馬來西亞作戰這一段,將其奉為戰役指揮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