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落太陽 ——被八路軍擊落的日軍偵察機

說抗戰時期八路軍一直“遊而不擊”,大致和說國民黨軍全在“曲線救國”一樣,屬於毛澤東主席對基辛格銓敘的國共關系——“蔣匪”、“共匪”,我們只是罵來罵去。抗戰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抗戰,犧牲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的戰士們,無論他們穿的是哪種軍服,在今天中國人的眼裏,他們是我們同樣的英雄。對日本兵來說,國軍的漢陽造和共軍的馬尾巴手榴彈一樣咬肉。當然,裝備的不同,使不同中國軍隊的作戰特點不同。提到八路軍,大家想到的往往是地道戰、地雷戰,要說土八路能把日本飛機鼓搗下來,這可就有點兒玄了。

但在日本方面的資料中,的確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

2003年,看到一本日本出版的戰爭回憶文集,叫做《“為人民而死”教育下的八路軍》,作者是一個日本戰地記者伊藤貴一(後不久入伍成為日軍一員)。他回憶在中國戰場的經歷時,講到了這樣一件事。

1943年,伊藤在河北隨日軍第三旅團進行“討伐作戰”的時候,與八路軍打了不少交道。按照伊藤的說法,日軍持續掃蕩,長期的戰鬥給八路軍和日軍都帶來了重大的損失。八路軍的部隊因為減員,兵員中補充了很多少年兵,這些少年戰士作戰勇敢,尤其在山地作戰中經常把日軍在山間拖來拖去。有的時候,雙方的距離近到只隔一道山澗,伊藤可以聽到這些八路軍少年兵的笑聲。日軍感嘆這些少年也許以為戰鬥也是一種特殊的遊戲吧。

關於八路軍擊落日軍飛機的事情,伊藤只是側面提到。他講到在跟隨日軍進行山區掃蕩作戰中的一天,他所部的日軍整日沒有戰鬥和行軍,一直在宿營。這樣罕見的陣中閑暇讓不服軍旅的伊藤感到很愜意。他詢問軍官不行動的原因。軍官苦笑著告訴他,本來預定和本軍配合行動的偵察機不能來了,前面的地形復雜,只好不行動。

“哦,是因為天氣原因嗎?”伊藤問。

“不是,”中隊長說,“預訂配合我們的偵察機昨天被八路擊落了。”

熟悉八路軍武裝水平的伊藤大吃一驚。啊,這樣簡陋的裝備也能擊落皇軍的飛機嗎?

看了這段東西,我當時的反應同樣有點吃驚。不過,看過也就看過了,也沒太往心裏去,因為這畢竟是傳說而已。何況伊藤當時並不是真正的軍人,弄錯的可能性,或者寫作中誇張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沒有想到的是,前兩天看到一本《陸軍航空兵科志》居然也提到了昭和18年,八路軍在河北擊落一架日本立川98式直協偵察機。吃驚之下腦子中一換算,昭和18年,不正是1943年嗎?河北,伊藤當時不是正在河北嗎?莫非他們說的是一件事情?那麽土八路打下日軍飛機也許並非誇張!

立川98式直協偵察機,是日本陸軍使用的一種下單翼可收放起落架的優秀戰機,曾廣泛使用於太平洋戰場,因為飛行性能優異,也曾有大量改裝為高級教練機使用。日軍投降後,東北民主聯軍曾經大量接收這種飛機,是紅色空軍東北航校最早使用的機種。

這件事強烈地吸引了我的興趣,忍不住下了一些功夫來調查,這一下的收獲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在一本日本軍事雜志《丸》1994年11期中,我發現了一篇相關文章——《大本營中學學友的生與死》(作者筱崎哲哉,原日軍陸軍少尉)。該文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八路軍擊落這架日軍飛機的經過,因為這架飛機的駕駛員,就是作者的中學同學。文中甚至還提供了被擊落飛機的現場照片!

立川偵察機

按照這篇文章的說明,被八路軍擊落的這架日軍偵察機屬於岐阜飛行第二戰隊第六直協飛行中隊,飛行員加藤勝、軍銜陸軍曹長,觀察員伊舍堂、軍銜陸軍中尉。被擊落的時間是1943年9月,地點在冀西,當時日本陸軍正在此處“討伐”當地頑強抵抗的八路軍部隊。

加藤勝,日本航空局乘務員養成所第四期畢業,後入陸軍航空兵科學習,1941年4月編入作戰部隊,隨即參加“關特演”,即“關東軍特種大演習”。演習結束後,他駕駛的立川98式偵察機被編入第六直協飛行中隊。7月,該部隊的四架偵察機到達中國東北偽滿牡丹江梅大飛機場,自此投入中國戰場,加藤所駕駛的飛機也在其中。

此後,加藤所在部隊轉場關內,投入對八路軍的“掃討作戰”。當時八路軍經常在山區活動,面對復雜的地形,日軍地面部隊偵察不便,經常出動飛機投入戰鬥,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戰,就有日本飛機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