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航之花 ——凋謝在西安城下

這,很可能是中國人第一次注意到這件史實。然而,時光已經過去了六十年。

西安,作為中國反法西斯抗戰的重要後方基地,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飽受日軍的空襲。自第一次1937年11月20日日軍空襲西郊機場,到最後一次1944年10月30日,擊落來犯日轟炸機一架,擊斃日飛行員兩名。根據中國方面有據可查的記錄,日軍先後空襲西安145次,炸死炸傷中國軍民兩千余人。在漫長的防空作戰中,中國空軍和地面防空部隊奮起反擊,頑強抵抗。

被稱為陸航之花的日本陸軍航空兵第二十二戰隊司令官巖橋讓三

1944年9月21日,《秦風日報》報道,“據某某航空站消息,今晨拂曉,敵機數架,由晉竄入我市上空,我機英勇迎戰,當即發生空戰,被我擊落一架,殘骸墜落本市西郊雲。”

對於八年苦鬥的中國,這樣一個小小的勝利帶來短暫的喜悅,不久這則消息就被淡忘了。

但是,當我翻開日本軍事歷史專家秋本實的文章《西安空中消逝的疾風戰鬥機隊長》一文(《丸》總第588期),才發現在《秦風日報》這則簡短的消息背後,暗藏著令人吃驚的事實。擊落日軍這架飛機的中國人,可能到現在都不知道這個戰鬥在日本方面引起的反響要大得多。在查找了《陸航二十二戰隊戰史》、《齋藤隆大尉陣中日記》等相關的資料之後,我們終於可以確認,這名被擊落的日機的駕駛員,是人稱“陸航之花”、“陸軍至寶”的日本陸軍航空兵超級王牌飛行員,巖橋讓三少佐(死後特進中佐)。

被擊落的巖橋讓三少佐當時擔任陸軍航空第二十二戰隊司令官,是日本最優秀的“疾風”四式戰鬥機飛行員。被擊斃之前,他已經有了擊落20架盟國戰鬥機的作戰紀錄,而日本二戰中幸存的著名飛行員坂井三郎(著有《王牌空中武士的回憶》,在中國《航空知識》雜志連載)也不過有23個擊落紀錄。按照擊落5架飛機即為王牌飛行員的國際慣例,巖橋讓三早已超過了雙料王牌的要求,是日軍飛行員中一個不折不扣的王中王!

遺憾的是,由於中國方面沒有意識到自己擊落的是一個如此人物,所以根本沒有對這名飛行員做深入的了解。否則,在中國擊斃的日軍王牌飛行員名冊裏,南鄉茂章等四大天王、驅逐王三輪寬、轟炸王奧田喜久司等等之後,還應該增加一個陸航之花巖橋讓三吧。至今中文資料中,尚無提到此人的報道,這一點來說,巖橋死得有些冤。

巖橋讓三,日本和歌山縣人,1932年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45期,隨即入明野飛行學校學習飛行——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拉攏廣西軍閥,這個明野飛行學校也曾為李宗仁部訓練飛行員。當1938年日軍空襲南寧的時候,駕駛日本91式戰鬥機前來迎戰的,正是這些“忘恩負義”的廣西佬。1934年,巖橋被編入飛行第八聯隊,開始了十年的空中生涯。

諾門坎之戰爆發後,巖橋以大尉身份擔任飛行第十一戰隊第四中隊中隊長,帶隊參戰。1939年6月24日,他在哈拉哈河上空首開紀錄,擊落蘇聯紅軍戰機兩架。此後,第四中隊始終是第11戰隊的基幹部隊,全體隊員的先後擊落紀錄超過了100架,人稱王牌中隊。而巖橋在王牌中隊中的戰績一直排第一。由於他的表現優異,日軍將他從一線調離,回到明野飛行學校擔任教官。

日本二戰中的優秀戰鬥機四式“疾風”,飛出了624公裏的時速,遠遠優於曾經威名一時的零式戰鬥機。

1941年3月,巖橋又被調到航空審查部,擔任キ-84式戰鬥機的試飛審查主任。巖橋用他出色的飛行技術證明,這種飛機的性能超過當時在役的所有日本陸軍戰鬥機,後來被定型生產,命名為四式“疾風”戰鬥機,廣泛運用於太平洋戰場,成為二戰後期日軍主力戰鬥機之一。巖橋也因此獲得“陸軍至寶”和“陸航之花”的美名。

1944年3月,日軍第一個裝備“疾風”戰鬥機的部隊——陸航第二十二戰隊成軍,巖橋被任命為該部隊的司令官。

第二十二戰隊原定開赴菲律賓,但由於中國戰場的豫湘桂戰役需要,該部8月24日轉入中國戰區,進駐漢口機場。此後,便開始連續的作戰。

闊別多年回到中國戰場,巖橋很快發現中國的空中力量由於中美聯合空軍的成立已經遠不是當年那樣軟弱可欺。事實上,豫湘桂戰役中,日軍並沒有拿到戰場的制空權。只是由於當時中國軍隊精銳盡入緬甸,實施打通國際通道的戰役,且被史迪威扣住不能東調,地面兵力不足,才遭到慘重損失。巖橋所部第二十二戰隊被迫超負荷連續作戰,很快感到難以承受。巖橋向第五航空軍司令部提出了意見,“出動次數太多,而支持整備不足,飛行員已經達到疲勞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