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出雲 ——記抗戰中中國海軍的一次英勇出擊

寫這篇文章,是看到一張陳舊的資料照片引起的。

這張照片,是舊日本海軍的資料中所存,粗粗看來,只不過是一艘普通的二戰時期的英制MTB魚雷快艇而已。

史102號魚雷快艇

可不要小瞧這張照片,這艘小艇,便是1937年8月16日從黃浦江奇襲日軍駐華旗艦出雲號裝甲巡洋艦的中國海軍電雷學校史可法中隊史102號魚雷快艇,在襲擊完成後撤離時為日艦炮火擊傷,沉沒於上海外灘九龍江碼頭。可以看到它尾部的兩條魚雷都已射出,這是日軍將其打撈時拍攝的圖片。

抗戰期間,由於中日海軍實力差距太大,中國海軍依據《民國二十六年國防綱要》退入長江布防,幾乎沒有主動出擊的能力。因此,史102艇對出雲艦的英勇襲擊,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英國記者以《揚子江上的戰鬥》為題,描述了這場戰鬥。

這次戰鬥的過程,也的確帶有相當傳奇色彩。

八一三淞滬戰役打響時,中國海軍主力已經調往江陰封鎖線,“拱衛京畿”。在上海只留有一艘永健號炮艦,用於拿捕日本方面的內河船只,並以陳舊的運輸艦普安艦和捕到的五艘日本日清公司所屬商船沉塞於董家渡水道,阻止日軍上駛進攻。而永健號8月15日即於江南造船廠前被敵擊沉。至此,中國海軍力量在上海戰區已成空白。而日軍以出雲號裝甲巡洋艦為首的“遣支艦隊”則有大小艦艇百余艘,不但輕易控制了黃浦江上下的水域,而且不斷以其裝備的重炮轟擊中國守軍,支援日軍的進攻行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日本海軍侵華艦隊的旗艦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停泊在黃浦江上,標準排水量9750噸,長121.92米,寬20.93米,吃水7.37米,主機功率14500馬力,航速20.75節,編制672人。裝備203毫米炮4門,150毫米炮14門,12磅速射炮12門,2.5磅速射炮8門,4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

為了解除這個威脅,中國方面以空軍奮勇出擊,連日轟炸出雲艦。無奈出雲艦雖為日俄戰爭時代的老艦,但加裝了大量防空火炮,而且裝甲堅固,是排水量近萬噸的巨艦。所以,盡管空軍作戰十分英勇,包括蔣介石後來的專機駕駛員衣復恩都親自上陣,多次命中依然不能將其擊沉。

中國海軍電雷學校校長歐陽格少將,遂決定以魚雷艇發動對出雲艦的奇襲。

中國海軍布置的董家渡封鎖線

原中國海軍留守上海的永健號炮艦,這是被日軍擊沉打撈後的照片。

因為遭到空襲,出雲艦在炮塔上增加了高射炮,以阻擊中國空軍的轟炸。

說起來,電雷學校,在海軍中是一個另類。由於它是蔣介石假手歐陽格建立的一支“海上黃埔軍校”。當時海軍上層的閩系將領對其十分警惕,雙方的關系劍拔弩張。這個學校的畢業生黎玉璽等後來成了國民黨撤台後海軍的主要將領,人稱“電雷系”。

該校下屬三個魚雷快艇中隊,即由英制MTB艇組成的文天祥中隊、史可法中隊和德制S艇組成的嶽飛中隊,共有魚雷艇十余艘,乘員多為該校學生。說到電雷系就不得不說一下它的靈魂歐陽格。歐陽格其人,氣度狹小,睚眥必報,是一個典型的反共分子,而且性格貪婪。1940年,這個蔣介石的把兄弟,老國民黨員,被以貪汙罪槍斃,真實死因至今是個謎。然而,這個標準的“反動分子”也有一個不可多得的優點——那就是打起仗來勇往直前,毫無退縮。當年孫中山在廣州蒙難,率護法艦隊突圍時,歐陽格就一馬當先,率豫章號驅逐艦當先開道,與車歪炮台陳炯明部守軍猛烈炮戰,為突圍勝利立下汗馬功勞。所以,面對出雲號的肆虐,歐陽格對擊沉它也十分積極,選定由技術較好,膽大心細的兩名艇長胡敬瑞(史102艇)、劉功棣(文171艇)實施攻擊,其中史102艇發動攻擊,文171艇擔任預備。

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兩個問題是:

中國魚雷艇線圖

第一,由於中國海軍在江陰建立阻塞封鎖線,魚雷艇已經無法下駛前往上海,如何能把魚雷艇送到黃浦江去呢?由此也可看出當政的海軍將領陳紹寬與電雷學校的不睦。這種同為抗日軍隊,卻彼此拆台或者說內鬥,不知讓人如何評價才好。

第二,預定用於襲擊出雲艦的英制魚雷快艇是木殼,不到二十噸的小艇,除了魚雷外僅僅裝備兩挺自衛機槍。出雲艦的噸位是它的五百倍,周圍還有大量其他艦只警戒,如何能夠靠近而不被發現呢?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魚雷艇都是乘風破浪,實戰中的魚雷艇遠沒有這樣風光,隱蔽偷襲才是他們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