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我土 ——日軍記載中的山東八路、鬼子和漢奸

按照日軍記載,鬼子在山東曾經要拜八路當老師。

鬼子拜八路作老師,這聽著都新鮮。然而,按照日軍後勤史專家青木孝治在《陸軍鐵帽物語》(丸社,東京,1978年2月出版)中的記載,這種事在二戰中還真的有。決心要給八路當學生的,就是駐紮山東的日軍第五十九師團,時間則是1944年。查閱日軍第五十九師團師團長藤田茂的回憶錄,頗有細節描寫,故此整理寫出,以饗對那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

山東的鬼子一度十分驕橫,向八路學習,顯然是讓八路打得太疼了,而目的,則“別有用心”。

說山東的鬼子讓八路打疼了,並不是說山東只有八路抗日。國民黨曾經在敵後建立兩大戰區,冀察戰區和蘇魯戰區,山東的國民黨軍屬於蘇魯戰區,指揮官是東北軍宿將於學忠和海軍智將沈鴻烈,頗和日軍幹過幾仗。只是國民黨軍戰鬥力本來就不如日軍,硬碰硬的打法在敵後又不大吃得開,最終吃了大虧。

1942年日軍發動攻勢,利用國民黨軍一一三師叛變的機會,連續出擊,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重創蘇魯戰區總司令於學忠所部第五十一軍。於學忠將軍從1939年開始在山東堅持抗戰,和日軍作戰經驗豐富,用兵有道,在國民黨軍中頗有聲譽。這一戰則英雄氣短,山窮水盡,於學忠親自指揮突圍,身中五槍,幸靠所部手槍營拼死沖殺,才突出重圍。自此,山東國民黨正規軍主力撤退湖西,繼任的國民黨軍指揮官劉勘(解放戰爭中在瓦子街戰役中死於彭德懷之手)始終無力恢復失地。日軍自認為已經“掃清山東”。

令日軍無法理解的是,山東的中國軍民,在日軍的瘋狂進攻面前,割頭如割韭,無論怎樣鎮壓,依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發動新的反抗。

國民黨敗退以後,共產黨麾下的八路軍就開始在山東唱主角了。

日軍很快發現八路軍比國民黨正規軍更難對付。山東的八路不和日軍硬碰,甚至不集中大部隊,只是如同破褲子纏腿,幾個回合下來,日軍大感頭疼。集中兵力下去討伐,八路隱藏於人民之中,看不見又無處不在,抓住機會就是一擊,你打他是無蹤影,他打你是一陣風。這樣八路越打越多,日軍損失慘重又趕上太平洋戰爭爆發兵力不足,這氣焰一下就下來了。雖說八路沒攻占幾個縣城,但在山東的日軍,基本只能龜縮城裏,出城就是八路的天下。

是不是這裏面有誇張的成分呢?

應該說並非如此。山東日軍損失慘重是有證據的,在日軍駐山東各部隊的回憶文章中,多有損失的記錄,其中在日軍戰車學校頗負盛名的“黃髭隊長”角光彥少佐就是在宿營中被八路軍活活燒死在宿舍裏。《陸軍鐵帽物語》的作者青木孝治當時在第59師團獨立討伐大隊從軍,1944年在威海討伐作戰中負傷,甚至他的旅團長也在和八路軍作戰中因為親臨前線指揮,被八路軍中的神槍手擊斃。

山東八路軍打死日軍旅團長?的確如此,從藤田茂的回憶錄和日軍軍史記錄看,這個被打死的日軍高級將領,就是日本陸軍步兵第五十三旅團少將旅團長吉川資。吉川在1945年5月討伐八路軍許世友部的戰鬥中頭部中彈斃命。奇怪的是,八路軍戰史中卻好像未見記載!

山東八路似乎盛產神槍手。因為和八路作戰打得太苦,駐紮在館陶的日軍中甚至因為厭戰和對上級的不滿發生了二戰日本陸軍中罕見的嘩變事件。

青木所在的步兵第五十三旅團,本來駐紮在魯西。因為威海方面日軍兵力不足,日軍將青木所在部隊編成“獨立討伐大隊”,前往威海協助作戰。這期間,山東日軍開始針對盟軍登陸中國進行作戰準備。

這主要是1944年中以來,日軍在太平洋上節節敗退,其內部有一種觀點認為盟軍可能選擇山東地區登陸,對中國大陸進行突然襲擊,和中國軍隊東西夾擊,殲滅日軍中國派遣軍的有生力量。

實際上,日軍這個想法有些超前,盟軍直到1945年,才考慮到類似的作戰計劃。可惜,一直到抗戰結束,也沒有來得及實施。

但是,山東日軍的確按照這個思路開始認真準備

怎麽準備呢?修防禦工事是一條,日軍在煙台為了修建防禦工事,掃清射界,將沿海山上的葡萄藤全部砍光。當時煙台的葡萄十分特別,成熟時最大的如同雞蛋,且品質特別適合釀酒。這次葡萄浩劫,使煙台葡萄酒從此很長時間有名無實。

但是單單修工事顯然不夠,因為盟軍如果登陸,本來就兵力不足的日軍大概很難在山東維持一條完整的防線。怎樣應付盟軍的攻擊,日軍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