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太行山上》(第3/3頁)

日軍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被擊中陣亡黃土嶺。這個場面曾經被一些朋友認為不夠真實,因為炮戰開始後阿部居然像活靶子一樣站著挨打,令人難以置信。歷史上的阿部規秀是被楊成武部迫擊炮擊中斃命,但並非炮戰,而是楊部直接炮擊阿部的指揮部。八路軍也不是像影片中那樣可以揮霍迫擊炮彈,真正的戰鬥八路軍只打了四發炮彈:第一發測距,第二發打近,第三發打遠,第四發直接命中。日軍聽到前三發炮彈的爆炸,已經預感到第四發炮彈將打阿部所在位置,所以紛紛閃避,但是阿部規秀的位置有很好的隱蔽物,所以他沒有躲避,結果八路軍的炮彈卻如有神助,要了他的性命……他不知道八路軍炮彈稀缺,惜彈如金,用四發炮彈打他已經肉痛,如果還打不上,這八路軍的炮兵指揮官也就快撤職了。

說完好的就要說說不滿意的。

朱總司令的演講不知是否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但大段被我快進過去了,影片是用畫面說明問題的,而不是用語言說明的,諄諄教誨在故事片中效果多少有些事倍功半,再借閻錫山之口感嘆八路軍不是來搶山西地盤的似無必要。感覺歷史上朱總司令的特點也是三緘其口,並不是如此愛說之人,這個描寫對人物刻畫有些畫蛇添足。

閻錫山和閻部官兵的形象有些問題,閻錫山並沒有這樣好的裝備,他本人也是樸素的形象。晉軍裝備差,是國軍中有名的,直到解放戰爭,閻軍看到中央軍居然有雨衣穿還覺得大為傾倒,抗戰的時候晉軍應該沒那麽精神。這同樣見於八路軍,八路軍的火力之猛有些誇張,追擊鬼子騎兵,如果一交手真有那樣多的炸點,八路應該有一個炮兵團投入了戰鬥,可是歷史上打到鬼子投降,八路軍還是靠小米加步槍解決問題的。

還有兩個小小的遺憾。

一個是該有旁白的時候旁白沒有出來,比如左權,如果在看完左權的家信後,補充一段旁白,平淡地列出如下史實:“1942年5月,日軍向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山西遼縣(今左權縣)麻田進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在指揮部隊掩護後方機關突圍時,被日寇的炮彈擊中而壯烈犧牲,年僅37歲。”我想,觀眾的感情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潮。

另一個是主題曲,《在太行山上》是一首非常好的歌,冼星海先生的曲子動人心弦。影片中這首歌開始只給出了一個旋律,逐漸加強,這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想法,然而直到最後,全歌只是被吟唱出來,始終沒有能夠發展成一個磅礴的合唱,是非常令人遺憾的,似乎削弱了這首歌的魅力。

試想,如果有一個奔流般的合唱:“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那該是多麽有表現力的一種莊嚴和尊嚴的感受呢?

既然這樣,那就用這首《在太行山上》的歌詞,來做本文的結束語吧。

在太行山上

冼星海曲 桂濤聲詞

紅日照遍了東方,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
千山萬壑,
銅壁鐵墻,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氣焰——千萬丈!
聽吧,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裏進攻,
我們就要它在哪裏滅亡。
敵人從哪裏進攻,
我們就要它在哪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