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12月6日星期一(第6/10頁)

“二至三米。”

“聽說你在給中央情報局幹事。這種事情可不能隨便談,是嗎?”

“大概是,不過,你以前是絕對看不到這些照片的,懂嗎?”

“明白。”泰勒眨眨眼睛。“不讓我看,那你要我幹什麽?”

瑞安從文件夾後面取出放大的照片。“艏艉部分的這些門是於什麽的?”

“嗬!”泰勒把照片一張挨一張地放到桌上。“真不小啊!直徑兩米左右,前後各一對,看上去同整個軸線相對稱。該不是巡航導彈發射管吧,嗯?”

“裝在潛艇上?你會把這種東西裝在戰略導彈潛艇上嗎?”

“俄國佬真是一群怪物,傑克,他們設計東西有他們自己的一套。這幫家夥就是造‘基洛夫’級艦艇的那些人,有一個核反應堆和一個燃油蒸汽機。嗯……雙螺旋槳,那麽艇尾的門就不可能用作聲納基陣,那樣會把螺旋槳弄壞的。”

“如果只用一個螺旋槳呢?”

“他們的水面艦只為了省油經常只用一個螺旋槳,攻擊艦有時也這樣。用一個舵輪操縱一艘雙螺旋槳導彈潛艇可能技術比較復雜,難以辦到。‘台風’級潛艇一般都存在操縱不靈的毛病,而凡是操縱不靈的艦艇對動力裝置往往都很敏感,鬧不好就會在原地打轉。連航向也很難把握。你發現沒有,兩個門都正挨著艇尾?”

“沒有。”

泰勒猛地擡起頭。“媽的,我該一眼就看出它是什麽。這是推進系統。傑克,你不該在我批改作業的時候來,這玩藝兒攪得人滿腦子漿糊。”

“推進系統?”

“在我快要來這裏上學的時候我們就見過這種東西,啊,那至少是20多年以前的事了。因為它的工作效率太低,我們沒有繼續研究它。”

“好極了,說下去。”

“他們把它叫做軸隧式傳動器。你知道西部地區那些水力發電廠嗎,大多數建在水壩上,用水推動軸輪帶動發電機,現在又有一些稍有不同的新發電廠,辦法是開發地下水,用地下水推動葉輪,再用葉輪轉動發電機,而不再用改裝的水車。葉輪很象螺旋槳,不同的是葉輪由水推動。當然還有一些小小的技術上的差別,沒有什麽大的差別。這些明自嗎?

“而這種設計正好相反,是從艦首把水吸進去,再經葉輪噴出艦尾,從而推動艦艇前進。”泰勒停頓了一下,皺起了眉頭。“我記得每個軸隧上至少得安裝兩個葉輪。60年代初期,人們曾研究過,還試制出了模型,可是後來又放棄了。原因之一是他們發現一個葉輪不如幾個葉輪效果好,大概是後壓的問題,這是個當時沒料到會出現的新原理。記得後來他們裝上了四個葉輪,看起就同噴氣發動機上的壓縮裝置差不多。”

“為什麽又拋棄了呢?”瑞安一邊聽一邊迅速地作著筆記。

“主要是功率問題。不管你使用多大功能的發動機,進入軸隧的水總是有限的。而且,這種傳動裝置占據的空間太大。後來雖然換上了一種新型的電感發動機,略為縮小了體積,但是,在艇殼裏還得增加許多輔助機器。潛艇裏沒有那麽多的空間,就是這艘龐然大物也是如此。這種推進裝置的最高速限應是10節左右,雖然它已消除了空泡噪音,還是不夠理想。”

“什麽叫空泡?”

“當螺旋槳在水中高速旋轉時,槳葉後緣外會產生一個低壓水域,造成水分蒸發,產生一串串小氣泡。在水的壓力下這些氣泡迅速破裂,水就會向前湧進,撞擊到槳葉上。這就會產生三個後果,第一,產生噪音,而我們這些潛艇駕駛員最討厭噪音;第二,引起震動,這又是我們討厭的,這就象老式客輪一樣,由於震動和滑動,艦尾顛動的輻度可以達到好幾英寸。要使一艘五萬噸的艦只震動起來,需要有相當大的力量,這麽大的力量就會具有破壞力。第三,螺旋槳損耗大。象那樣巨大的葉輪一般只能用幾年。所以,過去都是用螺栓把槳葉固定在槳轂上,而不是澆鑄成一個整體。現在,震動問題主要存在於水面艦只,而螺旋槳的損耗問題後來也由於改進了冶金技術得到了解決。

“現在,這個軸隧傳動系統防止了空泡的問題,但並不是不產生空泡了,而是它產生的噪音在軸隧裏基本上消失掉了。問題不在這兒,而在於,如果軸隧太大,又不實際。所以,一部分人正忙於解決這個矛盾,而另一部分人便開始埋頭改進螺旋槳的設計。現在,潛艇一般使用的螺旋槳都相當龐大,因為這樣就可以在一個給定速度內降低螺旋槳的速度。轉速降低,空泡就減少。此外,空泡還受到水深的影響。在幾百英尺以下,水壓較高,可以阻止空泡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