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反恐訓練營(第7/12頁)

“你們需要在歐洲建立一張可靠的網絡,對吧?”

“是的。”他們已經有些遲了。歐洲的警察不像美國的那麽克制。

“我們就有這樣一張網絡。”既然人們以為穆斯林的身影不會出現在毒品貿易中——比方說,毒販子在沙特阿拉伯經常是會掉腦袋的——那可真不錯。

“需要什麽回報呢?”

“你們在美國有成功的網絡,你們也有不喜歡美國的理由吧,是不是?”

“的確如此,”巴勃羅表示同意。在巴勃羅故鄉的大山裏,哥倫比亞正準備同毒梟卡特爾集團的那些麻煩不斷的思想同盟較量。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遲早會迫於壓力而投降,作為他們接受民主進程的代價。接著,毫無疑問地,到了那個時候,卡特爾集團的安全也許會受到嚴重威脅。在南美,不穩定政局是他們最好的朋友,但那種局面或許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他主人也是這麽想,巴勃羅尋思,那就會使他們結成便利同盟。“一句話,你們需要我們提供什麽服務?”

穆罕默德對他說了。他沒有補充說明卡特爾集團的服務將是無償的。穆罕默德的人護送的第一批貨是要運往——希臘?是的,那或許是最容易的——足以掩飾他們的冒險,不是嗎?

“就那麽多?”

“朋友,我們交換想法而不是別的,不是物質的東西。我們僅需要的一點東西都是非常簡單的,需要的話在當地就能搞到。我相信你們應該可以幫忙搞到旅遊簽證。”

巴勃羅差點被咖啡嗆住。“是的,那很容易辦到。”

“那麽,還有什麽原因不能讓我們的聯盟確定下來嗎?”

“我還得和上級商量一下,”巴勃羅謹慎地說,“就表面上來看,我看沒什麽理由要讓我們的利益產生矛盾。”

“好極了。我們再談下去怎麽樣?”

“我的上司想見見那些同他做生意的人。”

穆罕默德仔細考慮了一下。旅行會讓他和他的同伴提心吊膽,但這是不可避免的。他擁有足夠的護照穿梭於世界各地的機場去見他。而且他精通多種語言。他在劍橋所接受的教育還沒有浪費掉。他應該為此感謝父母。他感激他的英國母親賦予了他膚色與藍眼睛。除了中國與非洲,他完全可以被當作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殘留的劍橋口音也沒什麽壞處。

只需告訴我時間與地點,”穆罕默德回答道。他遞上名片。那上面有他的電子郵件地址,有史以來最有用的交流工具。加之有現代空中旅行這種奇跡,他可以在四十八小時內到達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

聯合起來

五點差一刻的時候他來了。路人們都不會多看他一眼,雖然他也許會吸引那些古怪的老處女的目光。他身高六點一英尺,體重一百八十磅左右——他定期鍛煉——黑頭發、藍眼睛,雖不是十足的電影明星的料,但也不是那種會被年輕漂亮的職業女士一腳踢下床的男人。

亨得利看到,他穿得也不錯,藍色外套加一件紅細條的馬甲——看上去像英國貨,紅黃條紋的領帶,漂亮的金色領帶夾。時髦的襯衫。得體的發型。自信的外表來自財富與良好的教育。他的車停在大樓前訪客的車位上。一輛黃色的悍馬Z型越野車,那種在懷俄明放牛的人或在紐約賺錢的人喜歡的車。還有,或許,那就是為什麽……

“瞧,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格裏邊問,邊揮手示意來客坐在他紅木辦公桌對面的一張舒適的椅子上。

“我也沒想好我要幹什麽,就是瞎看看,找個或許能適合我的位置。”

亨得利笑了。“是啊,我還不至於老到忘記了剛從學校畢業的人的那份困惑。上的哪所大學?”

“喬治城大學。家族傳統。”小夥子微微一笑。這是亨得利從他身上看到並欣賞的一個優點——他並不想讓別人對他的名字和家庭背景發生興趣。他甚至有些惴惴不安,就像許多年輕人一樣,他希望走自己的路,幹一番事業。不管怎樣,他屬於聰明的那一類。很遺憾反恐訓練營裏沒什麽位置給他。

“你爸爸非常喜歡天主教學校。”

“連媽媽也改變信仰了。我姐姐莎莉沒有上貝林頓學院。她在紐約的福坦莫大學讀的醫學預科。當然了,現在是霍普金斯醫學院。像媽媽一樣,想做個醫生。這可是份受人尊敬的職業。”

“不喜歡法律嗎?”格裏問。

“你是知道我父親的意見的,”小夥子笑著指出。“你大學畢業拿的什麽學位?”他問亨得利,當然了,他早就知道了。

“經濟學與數學。我拿的是雙學位。”這兩樣對於在生意場上塑造做生意的風格實際上是非常有用的。“那麽,家裏人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