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信使(第6/7頁)

波蔔夫一邊啜飲著法國夏布利葡萄酒,一邊又想到:或許這整件事其實是布萊林的意思,而亨利克森只是他的助手,提供顧問性的協助——

等等,布萊林這樣做的可能目的是:幫助亨利克森的公司贏得不久之後的雪梨奧運的保全工作合約。然後,亨利克森就能為他執行一些重要的工作。這樣一來,無疑對達成布萊林的目標大有幫助。

但是,布萊林與他的公司到底想幹什麽呢?地平線公司與它分布在全球的子公司所從事的都是醫藥研究。波蔔夫透過網際網路查詢得知,地平線公司生產各種藥品,每年花在研制新藥上的金額非常龐大。它在全球業界的地位舉足輕重,旗下擁有得過諾貝爾挺的優秀人才,而且公司的研究領域還包含好幾個令世人引頸期盼的項目。波蔔夫搖搖頭,心中十分不解:怎麽基因工程與藥品研發也能和恐怖主義扯上關系?

正當波蔔夫腦中靈光一閃的燈泡再度熄滅時,飛機正只在愛爾蘭海的上空。這讓他想起就在不久之前,美國才遭到一次細菌武器攻擊(譯注:請見《總統命令》一書),當時死了大約五千人,並且引來美國政府與總統憤怒的致命報復。档案顯示,上回跟他打過照面的「虹彩」指揮官克拉克,以及他的女婿查維斯,都在結束那場血腥小戰爭的行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波蔔夫心想,生物戰確實足以讓全世界為之膽寒,但並非適合一國政府使用的戰爭型態,尤其是上次美國在沙烏地阿拉伯戰場上所表現出的憤怒以及施出可怕報復之後更是如此。

此後再也沒有哪個政府敢在老虎頭上拍蒼蠅,美國像是成了西部電影裏的警長,因為掌控生殺大權而備受敬畏。

波蔔夫喝完了酒,把玩著杯子,看著窗外的綠色海岸。生物戰,這種讓世人又怕又恨的玩意兒。既然地平線公司在醫藥研發的能力上屆於全球尖端,那麽假如布萊林想插足生物戰領域,技術上是絕對沒問題的。可是他們搞這玩意兒幹啥呢?他們只是一間公司,可不是一個政府,不是嗎?公司沒有外交政策,而且一場戰爭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也沒什麽好處。在商業戰場上,雖然彼此可能相互盜竊業務機密,但並不會真正出人命,對吧?這下子波蔔夫只好告訴自己:在推理之路上他又碰到了一睹高墻。

「好,大家注意,我來介紹一下。」迪克.佛斯士官長告訴大家,「首先,這套數位無線電通訊系統的音質就像你和別人在房裏談天一樣清晰。其次,這套系統經過加碼,所以如果有兩組人同時執勤,你可以用兩只耳朵的耳機分別聽他們的通話。這樣有助於指揮官接收不同的訊息,」他繼續向這一群聽得入迷的澳洲士官解釋,「如此一來,你就能對局面作出更好的判斷,並且更正確地了解手下每一個人的位置以及情況。在戰場上掌握的資訊愈多,行動就愈有效率。另外,這個可以用來調節音量大小……」他把發話器底部的一個鈕指給他們看。

一名資深澳洲士官問:「通訊距離有多長?」

「可以達到十哩或十五公裏,如果中間沒有任何障礙物的話就還能再遠些。不過如果超出範圍,效果就會下降。電池可以充電,而且每套無線電都附有兩組備用電池。電池充電後可以維持電力達六個月之久,不過我們還是建議最好每周充電。充電很方便,我們每套系統都附有一個充電器,充電器上還有一個萬用插頭,任何插座都可使用。」在他解釋的同時,台下的人則端詳著放在每個人面前的樣品。「好,各位,現在請把你桌上的無線電開關打開,我們到外頭去試試。電源開關在這裏……」

* * *

「十五公裏?」馬洛伊中校問。

「對。」努南說,「你可以隨時聽到我們在地上做什麽,而不必等我們向你報告。它可以裝在你的飛行頭盔裏,而且不會影響到你原有的機內通話系統。你可以裝上一個小開關,隨時依需要打開或關掉。開關上除了『關閉』與『通話』之外,你還可以選擇只聽不說。」

「厲害。」南斯中士說,「能知道地上的確實狀況對我們來說真是太有幫助了。」

「一點也沒錯。這樣如果你們這些地上的家夥需要撤退時,我們就可以在你們發訊要求之前先動作。我喜歡這樣,提姆,我們要這玩意兒。」馬洛伊說。

「它目前還在實驗階段。電子系統公司說這東西可能會有一些小毛病,不過他們還沒發現就是了。加碼系統由一套一百二十八位元的最先進電腦控制,具有多重獨立功能,一旦有頻道出問題,就會立刻自動跳接其他的。米德堡的那些國安局密碼專家也許有能力破解它,不過也得在你使用它十二個小時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