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信使(第5/7頁)

一雙炯炯的眼神屬於一個瞎眼的主人,這真是太奇怪了;俄國人調頭離去時一邊想著。

「嘿,彼得,輪到你們了。」查維斯對第一小隊隊長說。從此刻開始,第一小隊將擔任隨時出發的機動組,而第二小隊則回到後備狀態,接受較多的訓練科目。

「是的,丁。」寇文頓回答,「不過不會有什麽事發生的。」

根據各國情報單位傳來的消息,目前的局勢發展十分令人振奮:根據線人的回報,已知的恐怖份子與疑似恐怖份子——絕大多數是後者,因為前者差不多都被逮光了——都因西班牙世界樂園事件的結果而大受打擊,尤其是在法國政府最後查出行動中被格斃的恐怖份子姓名,並公布其照片之後。因為其中有一個人正是直接行動組織的而成員,並且一向在恐怖份子「業界」中擁有行動高手的聲名,已知是他幹的謀殺案件就多達六次。他的慘死讓同行們士氣低落,也使西班牙警方飽受贊譽。尤其是對巴斯克分離份子來說,這更是天大的壞消息,因為他們也在這次行動中喪失了一些狠角色。

比爾.陶尼的報告書中指出:如果這些情況屬實,那麽「虹彩」的確達到了當初成立時的預期目標。也許這代表著恐怖活動將有所收斂,那麽「虹彩」部隊的隊員們就可以不必那麽密集地出任務去殺人了。

不過有個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麽會有三次恐怖攻擊事件連續發生,頻率又如此密集?或者說,是否有人在幕後操縱?英國秘密情報局認為這一切純屬巧合,他們指出:瑞士、德國、西班牙是三個不同的國家,而且似乎沒有人同時與這三個國家的地下恐怖組織都有接觸。

而陶尼的報告中也指出可能的幕後連絡者或許出身於以往東歐共產集團的情報組織,並建議對他們的退休人員展開調查,甚至值得花錢從這種人當中收買消息。於是在陶尼向克拉克報告此一提議之後,克拉克便向蘭格利的中情局總部提出申請,結果卻吃了一頓排頭。為此,「虹彩六號」還嘟嘟嚷嚷地抱怨了一個禮拜。陶尼想利用自己的關系向英國秘密情報局提出同樣的要求,但也一樣被打了回票。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虹彩」似乎的確達成了目標。克拉克承認自己好像還頗適合坐辦公室,負責派一些小夥子去執行令人興奮的任務。在克拉克的情報員生涯中,他不免會抱怨在上位的家夥搞不清楚狀況,而現在輪到他當別人的上司,他想自己也許可以幹得比較好一點。雖然指揮官的位置既崇高又重要,但如果要說個中趣味,還是比不上潛身於草叢間、奔跑在彈雨中,面對不知下一秒鐘為何的戰場情勢。可是這幾年來,他已注定要逐漸變成「叫別人去做」而非「自己做」的討厭角色。唉,生命是一個陷阱,克拉克告訴自己,逃出這個陷阱的出路也未必會比較有趣。所以,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每天西裝筆挺地去上班,然後和全世界同年紀的家夥一樣,喋喋不休地埋怨歲月不饒人。他不禁懷疑,他的青春到哪裏去了?是怎麽失去的?

波蔔夫到達都柏林機場時還不到中午。他買了一張飛往倫敦蓋特威克機場的機票,突然發現自己已開始懷念先前所搭乘的灣流五型商務客機。那真是一種方便的旅行方式,省去了機場大聽的喧囂與混亂,而它的舒適度也不輸一般的巨無霸客機——問題是波蔔夫自己沒有這麽多錢去幹這種奢侈勾當。所以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在七三七客機爬升的同時,俄國人一面啜飲著酒,一面在心裏嘟嚷著,自己還是「只」能搭頭等艙「而已」。同時,他還提醒自己,對於整個事件裏的一些疑問,自己得要想清楚才行,而頭等艙座位的獨立性則有助於他靜下心來思考。

他真的希望葛拉帝這次行動成功嗎?更進一步地說,他的雇主希望它成功嗎?以先前的伯恩與維也納事件來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但這回的目的是否有所不同呢?從先前的討論中。波蔔夫可以感覺到亨利克森這回似乎是想玩真的。這次真有什麽不同嗎?而差別又在哪裏呢?

亨利克森出身於聯邦調查局,或許這就是原因—與出身於國安會的波蔔夫一樣,他也討厭在自己的記錄中留下失敗的印記。或者,他真的希望消滅這個叫作「虹彩」的團體,擔心「虹彩」的存在會對他不利,壞了他的大事—不過那又是什麽事?

波蔔夫的推理到這裏又踼到了鐵板。他已經策畫過兩場恐怖活動,而他覺得這些事件的唯一影響就是引起世人對恐怖主義的憂慮。沒錯,亨利克森有一家保全顧問公司,這樣可以使他多贏得一些生意——但是以波蔔夫看來,如此的「促銷」是既花錢又沒效率,因為這些合約所能多賺的錢遠比不上被波蔔夫花掉的數目——或是被他「汙」進自己口袋的錢。想到這裏,波蔔夫又提醒自己:這些錢不是來自亨利克森的全球保全公司,而是約翰.布萊林的地平線公司——說不定是出布萊林私人支付的?這縻說來,全球與地平線兩家公司在目標上有關連,但在財務上卻並不相互支援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