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玩火者(第3/7頁)

年紀較輕的那個人想起自己在朗凱西監獄度過的十八個月的鐵窗生涯,便不做聲了。電視裏換了個節目,奧唐納聳聳肩膀。運氣,就這樣。某個愛管閑事的美國人運氣極佳。任何偶然事件,諸如刺破了一個輪胎,收音機裏報廢了一節電池,或者一場暴雨突然降臨,也都會使行動計劃遭到失敗。同對方相比,他的有利之處在於他們必須不斷地交好運才能逃脫厄運,而他奧唐納則只要運氣一次就行了。他考慮了剛才在電視上看到的情況,覺得不值得對瑞安花力氣。

不要觸犯美國人,他心裏又想了一遍。這次卻大吃一驚。為什麽不要觸犯他們?難道他們不也是敵人?帕特裏克,我真要成小孩了,現在這想法就象那些共和軍“臨時派”裏的白癡。對真正的革命者來說,耐心是最重要的。必須等到合適的時機——然後決定性地一擊。

他等著下一份情報。

那家珍本書店在波林頓拱廊街。那裏同皮卡得利最時髦的地段格格不入,街道兩旁全是一個世紀以來在英國享有盛名的百年老店。書店象三明治一樣夾在一家高档服裝店和一家珠寶店之間——這家服裝店主要迎合那些把拱廊街當作遮風避雨處的遊客。書店裏有一股黴臭味,那是從發黃的紙張以及幹巴巴的皮革封面裏散發出來的,但它卻如同花的芳香在吸引蜜蜂一樣吸引了藏書者。店主兼經營者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輕,穿一件肩頭沾滿灰塵的西裝。書店具有一種他很喜歡的氣氛。生意雖然不多,但獲利卻頗豐。主顧中遊客極少,依靠的是一定數量的倫敦上層社會中的名流。店主叫丹尼斯?庫利,常常外出。只要看到一則短短的廣告,便會乘飛機去參加一次某破產紳士的圖書拍賣,而把店鋪留給一個年輕小姐照料。這位小姐要是對此稍微勤快一些,倒也不失為可愛的姑娘。比阿特麗克斯今天就沒上班。

庫利先生有一張老式的柚木書桌,這書桌顯示出書店的基本色調。他甚至還有一把沒有座墊的旋轉椅,以此向顧客證明店鋪裏沒有一樣東西是時髦的,一切都是古色古香,這裏沒有電子計算機。一個破舊不堪的賬本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上面記載著書店賣出去的上千冊珍本,書店的藏書目錄卡按字母順序編號裝在一排排小小的木盒子裏。卡片上所有的文字說明都是由人用一支金筆工工整整填寫的,一個“禁止吸煙”的標牌是店裏唯一帶有現代氣息的東西。書店的信箋上印有四位王室成員“規定的”紋飾。從白金漢宮到拱廊街,只要走十分鐘的上坡路。玻璃門的上端吊著一只用了許多年的銀鈴。銀鈴叮當地響起來了。

“早上好,庫利先生。”

“早上好,先生。”丹尼斯一邊站起來,一邊回答他的一位老顧客。他的口音一點特色也沒有,以致顧客們把他的老家說成三個不同的地方,“我有笛福的初版書。這星期初您打電話來要過,昨天剛進的貨。”

“是您說過的科克那套選集之一嗎?”

“不,先生,我認為它原來是約翰?克拉傑特爵士的藏書。大約是他當斯維夫翰修道院長期間的收藏品。我在劍橋的霍斯坦特書店找到的。”

“第一版?”

“肯定是的,先生。”店主的反應中沒有什麽值得人注意的。暗語分固定和變化的兩種。庫利常到愛爾蘭去,走南闖北,在破產的收藏家的藏書中和鄉村的書販子手裏買書。當顧客提及愛爾蘭共和國的任何一個郡,那就是在暗示把情報送往哪兒;當他問及書的版本時,實際是在暗示情報的重要程度。庫利把書從書架上抽出來,放在書桌上。顧客小心翼翼地打開書,手指撫摸著扉頁。

“在這個平裝本和簡裝書滿天飛的時代……。

“確實如此。”庫利點點頭。兩人對這個珍本精美裝幀的都完全出自內心,書的封面偽裝得很逼真,“皮革的外形非常平整。”顧客咕噥著表示同意。

“我買下了,多少錢?”

店主不答話,卻從盒子裏拿出書卡,交給顧客,他只粗略地看了看卡片。

“好的。”顧客坐到書店裏僅有的另外一張椅子裏,打開公文包,“還有件事要麻煩您。這是一本早年出版的《威克菲爾德的牧師》,上個月我在康沃爾的一家小書店弄來的。”他把書遞過去。庫利只瞧了一眼就看出書已破敗不堪了。

“真可惜,不象樣子了。”

“您能找人把它修復嗎?”

“說不上……”封皮殘破了,有些書頁折了角,而且裝幀磨損得幾乎散頁了。

“我想他們是在一個漏雨的頂樓上找到的。”顧客漫不經心地說。

“噢?”這情報那麽重要嗎?庫利擡起頭來,“災難性的損失,真是對藝術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