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7頁)

鄧小平說:“想的還是很周到的,先這樣吧。我們明天就過去,如果不合適再臨時調整也不遲。”

第二天,也就是12月30日,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鄧小平率領中野前指從安徽小李家出發,來到商丘的朱集,當天晚上住進了那裏的軍營。此時的商丘既是離陳官莊戰場最近的兵站,又是解放軍後勤物資的集散地。商丘火車站所在的朱集堆滿了各種備用物資,有彈藥、糧食、被服等,在白色帆布的覆蓋下形似一座座小山。幾位首長看著這堆積如山的支前物資,想到軍情通報上描述的國民黨軍隊缺吃少穿的窘迫境況,心中不由感嘆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感嘆人心向背的天壤之別。

“三國司馬懿臨死前悟明白了孟子的一句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眼前這種情況就是充分的證明!”鄧小平感慨。

“是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就是人心向背啊!”兵站負責人楊國宇隨即附和。

“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們現在不僅有天時,還有地利,更有人和,他杜聿明要是曉得了這一點,就應該順應時勢,放下武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的十幾萬人馬熬得過這個冬天啊!”鄧小平說完,在場的人員熱烈地鼓起掌來。

不久,總前委指揮部就秘密轉移至商丘古城東南二十多華裏處的張菜園村。在此後的八十四天時間裏,商丘張菜園村成為淮海戰役總前委和渡江戰役總前委所在地,成為劉陳鄧指揮淮海戰役第三階段戰鬥和研究部署解放軍渡江南下作戰的組織、策劃和指揮中心。

馬上要過元旦了,新的一年即將來到,解放軍的陣地上處處洋溢著歡樂的節日氣氛。

楊雲林他們支隊又一次圓滿完成了運輸任務,一車車糧食、豬肉、大蔥、蘿蔔、棉襪、軍鞋等物資按時送到了蔡雲邈師。當吱吱呀呀的獨輪車川流不息地湧入時,這些起義過來的戰士們高興得又蹦又跳。親身的經歷讓他們真真切切體會到了國共雙方部隊的不同——過去在國民黨部隊時,每到一處,當地老百姓逃的逃,躲的躲,避之唯恐不及,哪裏有眼下軍民一家的動人場景!此情此景讓戰士們無不感慨當初舉旗起義、回到人民當中,這一步真是走對了。

運輸隊抵達後,師長蔡雲邈親自出面表示感謝。蔡雲邈緊緊拉著李政委的手說:“感謝你們啊,下這麽厚的雪,還能及時把糧食、蔬菜還有肉給我們送過來,真是不容易,辛苦你們了。”

李政委謙虛地說:“不用謝。要說辛苦,你們更辛苦。在這冰天雪地裏堅守著與敵人對峙,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你們才是值得我們敬佩的人。”

李政委話音剛落,蔡雲邈指著他身邊的精壯小夥兒問道:“這位是?”

“他是我們支前隊的楊隊長。”李政委介紹道。

“報告首長,我叫楊雲林。”楊雲林自我介紹。

“楊雲林,楊雲林?你是哪裏人?”

“我是宿北縣大楊村人。”

“我認識的一個人也是你們那裏的,他的名字和你只差一個字,叫楊雲楓,你認識不認識?”

“太認識了,他是俺哥。”

“你是雲楓的弟弟?真是太巧了!我和你哥是同學!”蔡雲邈上前一把握住了楊雲林的手。

聽到蔡雲邈說是哥哥的同學,楊雲林拉著他的手不放,急切地打聽哥哥的下落。

“蔡師長,我哥在哪?你見過他嗎?”

“你哥也在這個戰場上,但不知道現在他在哪執行任務。我和他還是在雙堆集那塊見的面。你哥很能幹,他現在是接受大首長直接指揮,哪裏忙就派他到哪裏去。”蔡雲邈笑著對楊雲林說道。

“俺哥是幹什麽工作的?”緊接著,楊雲林迫不及待地又問了一個他一直想知道的事。

“這個我暫時不能說,但你放心,你哥做的都是大事!”

楊雲林還想繼續追問,李政委笑著對他說:“雲林,別急嘛,等我們卸完東西再問也不遲!”

楊雲林這才反應過來,急忙招呼大家搬卸物資。

“你們辛苦了,今天都留下來,咱們來個軍民聯歡,一起高高興興過個元旦吧!”蔡雲邈誠懇地邀請。

“好,我代表支前隊員謝謝你們!”

當李政委和楊雲林將聯歡的消息告訴大夥的時候,隊員們無不歡呼雀躍。

為搞好元旦節慶祝活動,蔡雲邈特地召開了一次動員會。

“同志們,今天是1949年的元旦,既是新的一年開始,又是我們成為解放軍戰士後的第一個新春佳節。越是在節假日時間,越是不能放松警惕,務必安排好崗哨,做好警戒,然後以連隊為單位,舉行一個陣地元旦聯歡會。”師長蔡雲邈的話音一落地,會場上就是一片潮水般的掌聲。看著一個個喜氣洋洋的臉龐,蔡雲邈感慨萬千,起義來到這裏不過一個月,部隊的精神面貌已是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