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3/6頁)

鑒於飛機偵察對能見度要求較高,敵人一般白天出動比較多,晚上比較少。為了避免隊伍受損,李指導員召集雲林、文華、鐵鎖等幾個支隊長研究對策。

作為隊長,雲林在支前過程中一直在總結與敵人飛機鬥智鬥勇的經驗,他說:“根據這一段敵機的偵察轟炸時間,俺看出了點頭緒,他們一般在上午吃過早飯至晌午頭,下午上工點至晚飯前出動,中午要回去歇一會。俺認為咱們可以根據他們的規律開展行動,和他們打打遊擊。他們出來了,咱們就找地方隱蔽休息,等他們休息的時候,咱們再行動。”

雲林講完後,好朋友文華第一個說話:“俺同意雲林的意見。大隊人馬隱蔽休息的時候,可以派兩三個機靈點的人前去探路。路途熟悉了不但費力少,還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鐵鎖上次在行軍途中遇到飛機轟炸受過傷,半只耳朵被彈片削去了。此時的他先是摸了摸耳朵,然後說:“上次俺出事,吃的就是紮堆的虧,要俺說,最好采取分散行進的方式,把原來的大隊人馬分成十幾個小隊,每隔半個鐘頭出發一隊,以減小目標,這樣的好處很明顯,即使遇到敵人的偵察機和轟炸機也方便隱蔽,即使被轟炸損失也小……”

就這樣,大家討論了大約半個小時,最後李指導員結合大家講的內容進行了總結:“夜間比較黑,不太好走路,效率不高,咱們以休息為主,天剛亮時就開拔,不要停下來吃早飯,一口氣走上四五個小時,等覺得敵人的偵察轟炸機該出來的時候,咱們再休息。中午敵人的飛機回去加油休息,咱們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不休息還要抓緊趕路。下午的時候,咱們把大隊伍分成小組分批出發,就這樣一直走到天黑看不清路了再休息。大家說好不好?”

“好!”雖然這樣與原來計劃有很大差別,而且也會更累更辛苦,但為了確保安全,大家還是一致贊同。

楊雲林隨即把隊伍分成幾個小組,要求小組長帶領各自小分隊按照計劃行事。

冬天早上四五點鐘,正是人最困的時候,走了一天的人此時哪怕能多睡一分鐘的覺都非常滿足,李指導員、雲林、文華、鐵鎖強忍著疲累和困意,每天總是早早爬起來招呼大家,他們要重點盯的是平時不太積極的楊老四、馮槐樹等幾個人,每次都得先喊他們。

“老四,起來了,要走了。”

“啊,天又亮了,好,好。”楊老四迷迷瞪瞪坐了起來,等雲林喊了一圈回來,他又歪在那裏睡著了,雲林只能對著他的耳朵再大聲吆喝:“老四,肥肉燉熟了,快起來尅一碗!”這時的楊老四才一躍而起……

冬季白天短,黑得比較早,傍晚時分已經看不清路了。為了抓緊趕路,楊雲林帶著大家夥兒還是不停地前進,直到晚上十點多,大家實在走不動了,才在經過的村莊找個地方露營休息。由於時值深夜,他們盡量不驚動和影響村裏的老百姓,就在村頭找個空曠的地方安營紮寨歇歇腳。緊趕慢跑了一天的路,大部分人已經累得說不出話來,他們不再生火做飯,而是簡單吃點幹糧倒頭就睡。楊雲林安頓好自己的車子,便和李指導員一起四處巡查,檢查車輛停放、人員和周邊的安全問題。這一次,映入眼簾的景象讓兩人心頭一震,楊老四等幾個人橫七豎八躺在麥秸垛四周,馮槐樹等一些人蜷曲在坑窪不平的磨道裏,鐵鎖幾個人鉆進了人家的地窖裏,實在沒有地方了,文華和其他三人無奈睡在了一戶人家騷臭刺鼻的廢棄羊圈裏……看著眼前的一切,李指導員眼含淚水,感慨萬千:“多好的老鄉啊!一個多月來,盡管最初有些人思想上對支前顧慮重重,有些人身上帶有強烈的小農意識,個別人甚至還可以說自私自利,但經過戰火的錘煉和洗禮,現在的他們吃苦耐勞、顧全大局。他們本是最平凡最普通的百姓,但現在他們也是這場戰役的偉大戰士,盡管他們手中沒有槍彈,沒有在前線沖鋒陷陣……”

等李指導員和楊雲林巡視完所有隊員,已經是半夜時分。他們已經找不到躲避寒風的棲身之處。兩個人從自己車上抱下來一捆稻草墊在屁股底下,蹲在一戶人家的山墻邊,將被子蓋住雙腿和胸口,露出頭部,在呼呼的寒風中,不到兩分鐘,頭一歪就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一個隊員突然喊了一聲:“這兩個人是誰?”其他人順著手指的方向看到了李指導員和楊雲林的模樣,兩個人的眉毛、胡子上和鼻孔、嘴巴四周全都結了一層白白的冰霜,儼然兩個雕像似的,根本看不清兩人本來的面容了。

自從楊雲林他們調整了行動的時間,基本上都能躲過敵人飛機的偵察和轟炸,再沒有出現因為敵機轟炸而傷亡的情況。但細心的楊雲林幾次在茅房內發現了問題,隊伍中有人便血。他在隊裏詢問過幾次,目的是發現此人後,一是減輕他的運載量,二是想辦法給他增加點營養,他吆喝了好幾次,並且私下裏打聽,但始終沒有人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