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4/5頁)

劉為章的判斷是對的。

可惜的是,在在座的大佬面前,劉為章人微言輕,他的觀點沒有引起蔣介石和在座高層的重視。

扯來扯去,會議最後繞到了正題上。

何應欽說:“從前一個階段的情況看,雖然經扶已經很努力了,但我覺得徐州方面戰事吃緊,壓力更大,由他繼續執掌不太妥當,建議華中、徐州兩總部所轄部隊均由健生統一指揮。”緊接著,他又把白崇禧曾經的卓越戰功大表一番。說完,看了正襟危坐的白崇禧一眼。何應欽如此坦誠地說話,是因為事先請示過委員長,得到了蔣介石的首肯。

會場上的白崇禧面無表情,一動不動,心裏的算盤卻撥得嘩啦嘩啦響。其實上周他就聽何應欽說了此事,但他一直不動聲色,不做任何表態。現在何應欽在會上正式拋出來了,他知道,這個提議何應欽一定是征得委員長首肯的。

“健生,你的意見如何?”蔣介石望著白崇禧問。

低頭沉默幾秒鐘後,白崇禧不緊不慢地開始說話:“既然何部長這樣說,感謝委員長的信任,健生同意統一指揮華中‘剿總’和徐州‘剿總’,隨後將以第十二兵團轉用於阜陽、太和、上蔡地區,建議以第三兵團隨第十二兵團進出阜陽和太和附近。”

“小諸葛”白崇禧能有這樣的態度,讓蔣介石和在座的其他各位大大松了一口氣。作為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屬桂系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李宗仁,兩人被外界合稱“李白”。此人不但思維敏捷,記憶力驚人,過目不忘,更是有膽有識,善於捕捉各種戰場信息,謀略深長,用兵出神入化,機巧百變,其軍事才能不但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中赫赫有名,甚至日本人也稱之為“戰神”。這樣一個人,當然有恃才傲物的資本,但這次能這麽爽快地答應,願意接下劉峙留下的爛攤子,卻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小諸葛”不愧為“小諸葛”,機智善變是他的本性。第二天上午再次開會研究具體執行方案時,白崇禧突然改變了主意,堅決不肯指揮徐州和華中兩“剿總”,並且反復強調說:“第三軍及第十五軍在距離上離得比較遠,不便劃歸第十二兵團序列,我這邊也只有第十四、八十五軍可以歸入第十二兵團。”

大家認為,這不是白崇禧拒絕的真正理由。但他不說,沒有人敢直接追問他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只能在心裏嘀咕。可能“小諸葛”回去後左思右想,怕這是委員長做的一個圈套,萬一“徐蚌會戰”失敗了,到時就會把責任全推到他身上。

蔣介石見白崇禧說變就變,氣得是臉色鐵青。可當著眾人的面,他還是故作大度,他握起腳邊的手杖朝地面頓了頓,幹咳了兩聲。

“健生既然不願意承此重任,想必有他自己的難處,但黨國危難之時,在座各位都有紓解國難的責任!如果一味地遇事推搪,各謀其利,那離亡國亡黨就不遠了!”

眾人如坐針氈,噤若寒蟬。

白崇禧表情肅然,一言不發。

當天的會議議題只得作廢,不得不重復昨天會議的內容——徐州“剿總”由誰來坐鎮指揮。

仍然是何應欽第一個講話,他不無焦慮地說道:“我看還是趕快把杜聿明從東北撤回來吧。”

何應欽的話戳到了蔣介石的痛點,這話也只有他這位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同學敢說出口。杜聿明本來就任徐州“剿總”副司令,由於東北戰事吃緊,10月中旬被蔣介石拖去了東北戰場幫忙,到最後,兩邊都閃失掉了。此時,遼沈戰役的戰事實際上已經結束,杜聿明正在東北葫蘆島指揮殘余部隊撤退。

“葫蘆島部隊的撤退讓別人指揮就行了,徐蚌之戰真要開打,恐怕經扶一個人應對不了,還是請他盡快回來協助吧。”何應欽又補充了一句。

見話已挑明,顧祝同附和道:“是的,我也有這個擔心。杜聿明對徐州的情況比較了解,回來後協助經扶指揮或者直接指揮,我們也會比較放心一些。”

在座的其余各位紛紛支持這個方案。蔣介石思考再三,只得同意並采納了這個建議。

號稱將星雲集的國民黨軍,如今竟淪落到無人可用的地步,真可謂滑稽至極。

11月3日上午,蔣介石派作戰廳副廳長許正春帶著作戰計劃乘專機飛往葫蘆島去見杜聿明。杜看了計劃,當即破口大罵:“這是什麽狗屁計劃,把兵團集中放置在二百多公裏的津浦鐵路兩側地區,沒有堅固的堡壘,沒有天險可守,明擺著被動挨打嘛。這一幫龜兒子,真要把黨國往死裏整啊。你們參謀部的那個‘小鬼’,明擺著就是個‘內鬼’,整天一副窮酸樣,裝得挺樸素勤儉,說不定早就被‘共匪’赤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