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8章 桑梓歸否

皇帝大婚之後,建康台城內局面也進行了一番調整,主要內容便是集中在皇太後歸苑、皇帝親政方面。

關於這一件事,本身倒也沒有太大波折。

雖然自從肅祖駕崩之後,皇太後臨朝經年,雖然中間發生過蘇峻、祖約作亂這樣的惡事,但最起碼到現在為止,江東局面能夠保證平穩,甚至在江北形勢較之肅祖在世時都要好得多。即便當中太多細節可說,但總體而言,對於皇太後臨朝這些年,無論朝野俱都表示肯定,並無非議。

皇太後本身並不是戀棧權位之人,甚至在皇帝大婚之前便屢次表態要歸苑。至於其母族庾氏,眼下也是一個外輕內重的局面,對此難有異議。

皇帝大婚之後,台城內幾位輔臣排序便是中書令褚翜、護軍府衛崇、仆射沈充、揚州刺史諸葛恢等幾人。溫嶠因為實在是老病難當,正式辭官歸養,但其次子溫式之卻得尚肅祖小女南弟公主,所以在朝野之間,仍然保留著極大影響力。

在這一當口,唯一稍有失落的便是光祿大夫劉超。劉超進號大將軍,以晉陵太守都督京府諸軍事,離開建康,前往京府。

雖然名號上更加尊崇,但除此之外,劉超的事權卻被削弱到了一個極點,乃是一個水到了極致的大將軍。京府本身身為陪都,又是徐州刺史府的後方基地,軍政事務上既要受台城中書、護軍雙重管轄,還有徐州刺史府的插手。

而一些民生事務,包括商盟在內,還要接受鼎倉的轄制。可以說是,軍、政、財權,不得一專。所以劉超這個大將軍,完全就是一個傀儡擺設。

而之所以會如此,並不是由於劉超犯了什麽大過錯,而是由於皇帝親政了。劉超這個人,在台城內形象近乎於早年的卞壸,都可以稱得上是有一顆赤子之心,想要光復皇權。

所不同的是,卞壸本身便是名門之後,自有一群鄉黨故舊支持。而劉超起家不過小吏,又從瑯琊王府擔任家臣,一直等到元帝中興於江左,才以心腹得用,又以孤直忠臣而自許。所以在皇帝親政之際,被各方極有默契的掃出了台城。

幾位台輔名位各有參差,雖然俱都尊崇,但事權也都各有不同。褚翜久執鳳凰池,在老臣俱退的情況下,無論資歷還是名望,俱都是當之無愧的台輔之首。護軍府衛崇則以國丈之尊成為後起之秀,得錄尚書事。揚州刺史諸葛恢則加侍中,同錄尚書二條事。

至於沈充,也屬於被架空的一員。陶侃去世後,郗鑒轉任太尉,而空出的司空被按在了沈充頭上。早年肅祖曾以司空之位讓人遊說沈充放棄作亂,如今這一名號兜兜轉轉終於又落在了沈充頭上。

如今的沈充,可以說是在朝南士中的第一人,甚至超過了前輩的陸玩、孔愉等人。但事實上,原本的尚書事權俱被剝奪,尊其位而虛其事。除了仍然得以留在台城之外,算起來與跟被趕到京府的劉超也差不多。

當然沈充際遇要比劉超好得多,如今沈家卿位上便有兩人,司農與將作俱為沈氏所執,而姻親賀隰也擔任丹陽尹。至於台閣宮寺之中掾屬官長更有許多,哪怕單獨以論,也已經是台閣中一股極為龐大的勢力。

更不要說沈家還有一個在江北掌兵的梁公沈維周,尤其淮南軍的實力之強,甚至已經公認超過舊鎮徐州,只是較之荊州略遜。

在這樣的形勢下,哪怕被明升暗降,沈充也並無怨言,一副積極配合的態度。一改往年那種不乏跋扈張揚的土豪作風,甚至被朝野嘉許為年長德高的一個表率。

所以眼下,整個江東內外局面便是,在內以褚翜、衛崇、諸葛恢再加上一個兼領中軍的東海王司馬沖為首,在外則以庾、沈、郗等幾家掌兵。

如此內外局面的安排,雖然也是各家磨合忍讓才能形成,但是作為局中掌控平衡者,皇太後也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她的母族庾氏、婿宗沈氏雖然都執掌重兵,但卻都沒有直接幹涉政務的權柄,而執政幾家也都俱為姻親門戶,彼此間既有制衡,也不會傷了和氣。

在這一番調整中,原本越府最強的瑯琊王氏算是被徹底踢出了局外,真正高位者唯有一個王導在皇帝親政前夕,自太傅再升太宰,算是徹底堵死了王導再歸台城執政的機會。

但這並不意味著將青徐僑門為主體的越府勢力給放棄,原本越府中的諸葛恢算是正式接過了王導手中大旗,成為越府在朝中的代表。但諸葛恢雖然也是能力卓著,威望較之王導又不可同日而語,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再重復往昔一家獨大的局面。

瑯琊王氏失勢已成定局,尤其王舒、王彬這兩脈的子弟更是雖然沒有明確詔令、但卻已經成為共識而被禁錮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