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來自學生的攻擊(第2/2頁)

畢竟現在京城已經夠亂的了,大家的關注點都在張居正的身上。

張居正府邸。

張居正和朱翊鈞一樣,同樣是在吃早飯,管家遊七也把大字報給遞了上去,張居正看過之後一言未發。臉色卻瞬間黑了下來,手中的飯碗了也放了下來。

“讓錦衣衛的人去查!”張居正看了一眼遊七,只說了這麽一句話。

遊七這邊去找錦衣衛了,外面又有人來送信,張居正的學生吳中行在外面求見。現在張居正對學生這兩個字很是厭煩,上一次的劉台案已經鬧得是灰頭土臉了。

大明立國兩百年,未有學生彈劾老師的事情,張居正可以說是開了這樣的先例了。

作為大明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從小就是神童,一項也是以才學自負。在官場雖然不是以“百官楷模”自居,但是該有的傲氣可是一點都不少。

開了大明學生彈劾老師的先河,張居正怎麽可能不生氣。

沉吟了片刻,張居正還是決定要見一下的,想了想便對家人吩咐道:“帶到後廳吧!”

後廳又稱為小廳,二廳,是一個比較小的私密會客之地,比起前廳要更顯親近。張居正身穿一身白色孝服來到後廳的時候,吳中行已經等在這裏了。

見到張居正,吳中行連忙躬身行禮:“學生吳中行見過老師!”

張居正點了點頭,坐在椅子上看著吳中行,直接開口問道:“你今日來,所為何事啊?”

吳中行也不廢話,直接從袖子裏面拿出一份奏折,恭敬的向上一遞:“老師,這是學生寫的奏折,還請老師過目!”說完把奏折交給了一邊伺候的家人,然後又退了回去。

張居正接過奏折打開看了半天,臉色沒什麽變化,良久才擡起頭說道:“這份奏折遞上去了嗎?”

“沒遞上去,學生不敢拿給老師看!”吳中行說的義正言辭。

事實上吳中行說的有道理,奏折沒遞上去先給首輔看,那是犯忌諱的事情。可是這件事情不是尋常之事,張居正和吳中行也不是上下級的關系,而是師生關系啊!

狠狠的把吳中行的奏折扔在地上,張居正轉身就向著後堂而去。

吳中行也沒去看地上的奏折,而是躬身對著張居正的背影行了一個禮,然後轉身向著外面走了出去,步伐看起來很是堅決,臉上的表情也異常的堅定。

吳中行的上書又產生了不小的震動,畢竟吳中行是張居正的學生。

前有劉台,後有吳中行,一時間張居正居然有了眾叛親離的感覺了。可是事情還沒完,張居正的另外一個學生趙用賢在第二天也跟著上了奏折,也是反對張居正奪情的。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的面前再一次擺放著兩份奏折,正是吳中行和趙用賢的。看著這兩份奏折,朱翊鈞嘆了一口氣,估計自己那個老師心裏怕是不好受。

彈劾自己的全都是學生,這叫什麽事情啊!

或許你不贊成老師的做法,可是你閉嘴不說話,在這個時候也算不上什麽事情,也沒人會拿這些事情說你什麽,畢竟親親相隱,何況是老師。

朱翊鈞覺得張居正沒被壓垮,沒反社會直接變身嚴嵩魏忠賢一樣的人物,這都是張居正性格堅毅了。

別人朱翊鈞沒印象,可是這個趙用賢和吳中行,朱翊鈞很有印象。只不過這個印象不是這一輩子的,而是上一世的。這兩個人或許很多人沒聽過,但是他是東林黨的創始人物之一。

在這一次奪情事件之中,產生了赫赫有名的五君子。

名氣最大的三個分別是吳中行、趙用賢和鄒元標,以他們三個為基礎,團結了很大一部分人,他們反對改革,他們學著制定規則,學著從我者生,不從我者死。

除了吳中行趙用賢,還有李植江東之,這四個人就是東林黨的四大元老了,在他們之後又有鄒元標、趙南星、顧憲成、高攀龍的發揚光大,東林黨最終成為左右天下的大勢力。

這一刻朱翊鈞更加確定了,這就是東南反改革團體搞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