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有病

甄隨不向王遜還禮,寧州諸將吏皆感不忿。

甄隨倒也注意到眾人的臉色不好看了,於是將王遜攙扶起來後,便即倒退一步,然後深深一揖,致歉道:“我非無禮,一則甲胄在身,二則近日染病,膝蓋每日針紮一般疼痛,實在是拜不下去啊……不知城中可有良醫,為我診治哪?”

寧州雖然偏遠,人口稀少,開發程度很低,但堂堂州治,合格的醫生還是能夠挑出幾個來的。直到入城後遣醫生看過了,眾人這才相信——敢情甄將軍是真有病啊,不是為其無禮舉動而隨便找的借口。

其實甄隨離開成都前,陶侃就反復叮嚀過,說王邵伯護守寧州,抵禦巴氐已經十載,不管他是肯於從華還是仍舊心懷故晉,其志皆可嘉,其行皆可勉,你可千萬不要仗著名高位尊,特意折辱於他啊。再者來說,倘若他抗拒王師還則罷了,若肯歸從,我軍終究遠來,南中將吏必懷警惕之心,你若是行為無禮,若再逼反了彼輩,則於國家無功而有罪了。

終究寧州那麽大,戶口卻不蕃,多山林瘴癘、蠻族夷部,人要是躲藏起來跟你打遊擊,不是三五年便可底定的——你也盼著參與攻伐江南之役不是嗎?倘若陷身泥淖之中,恐怕就趕不上了。

正是因為有陶侃的叮囑,最主要甄隨不想在南中浪費太多時間,才肯咬牙忍住性子,和顏悅色地跟南中將吏解釋:我是真有病啊。若其無病,必不至於連膝蓋都不肯彎;正是因為有病,則我本無倨傲之意,卻被你們誤會,那多劃不來啊——這必須得解釋。

甄隨這毛病,也就這倆月才得,不犯病的時候自可奔躥如飛,但三不五時的卻雙膝劇痛,曲折為難,只好跟喪屍似的直著兩條腿緩緩走道兒……醫生看診之後,就對他說:“將軍雙腿,想有舊傷,損及筋脈,但炎熱多雨時,不時發作……”

甄隨忙問:“可能治麽?”

醫生苦笑著搖搖頭,說:“某可嘗試施針用灸,減緩將軍疼痛,然終不能斷根……”頓了一頓,又安慰道:“若將軍不向南來,而往北去,居於幹燥寒冷之地,則此病未必還會發作。”

甄隨不禁懊惱,心說想不到半輩子爬山,最終就折在這事兒上……原本我還以為將養將養,就能徹底好了呢。等定了寧州之後,我還要去打荊州、湘州,乃至江、揚的呀,全都是炎熱潮濕的氣候啊……這若是正在陣上,突然犯起病來可怎麽好……

看起來,伐江南前,還得抽空回趟洛陽,去訪求更靠譜的醫生。原本打算天下大定後,就回老家過下半輩子,如今估計湘州是呆不住嘍,甚至於長安、洛陽都不可居——難道老爺要在並州……甚至於其北部晉陽等地終老不成麽?

……

巴蜀既定,那麽伐江南也就必須提上議事日程來了。

某一日,裴該召來著作郎王羲之和秘書庾翼,問他們:“卿等可能為朕做書,勸告父兄,不如早早降順,以免刀兵起時,生民塗炭啊?”

王羲之和庾翼都是去秋太學試時以外舍生身份合格入仕的——這種變相的科舉制度,裴該都籌劃了好幾年了,卻直到去歲才終於得以施行——只不過二人年紀都還輕,又沒有什麽實務經驗,所通者唯有經史,所長者唯有書法,故此吏部在得到李矩的關照後,即命二子入秘書省。

秘書省舊掌國家圖書,後與中書省同,亦典機要。華朝之秘書省,則除管理圖書外,還負責為天子草擬和潤色詔令,名義上不再掌機要,其實接近天子,對於國政仍然保有一定的影響力。

庾稚恭的策論四平八穩,吏部認為有培養從政的資格,乃進為秘書。至於王逸少,經史方面的成績比庾翼要強,策論則完全不知所雲,因此雖然同入秘書,卻任職於著作局,為著作郎。

晉代的著作局很小,只任一名著作郎和八名佐著作郎;華朝的著作局,卻在裴該的堅持下,規模擴大了好幾倍,以著作監、丞為主副官,下設著作郎、校書郎等近三十人,主要任務除管理典籍外,還要他們重新梳理諸經、諸子,刊刻權威版本出來。

——學術可以討論,教材則必須是官方的,並且只能有一套!

可是即便如此,著作局亦常感人手不足,希望吏部能夠再撥良才。這是因為在原本歷史上,五胡之亂綿延百余載,對於傳統文化的破壞極其嚴重,無數典籍因此亡佚;在這條時間線上,裴該原本有機會拯救一批的,卻被他作為逃亡的掩護給主動舍棄了……

但終究在他的努力下,大大縮短了北中國動亂的時間,客觀上挽救了相當數量的公私文書;而即便那些徹底找不回來的,好在讀過的人很多尚且在世,頗能夠憑借記憶力補足一部分——只可惜沒有蔡琰那種既家學淵源,又博聞強志的奇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