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石邐邐,擊之西

河內鏖戰的同時,奉裴該之命,劉央、陳安、路松多等將順利抵達了平陽,隨即便調派兵馬,沿著汾水北上,圖謀西河郡。

晉軍的異動,迅速報至太原,石趙河間王石生急忙親率兵馬南下抵禦——拓跋鮮卑才退不久,估計不會那麽快再來,則當面之敵,唯有晉人,豈可坐鎮晉陽不動啊?

大軍開到中陽縣,一方面廣布哨探,探查晉軍的動向,一方面商議下一步行動計劃。參軍王續說:“太尉方歸,天王正用兵於東線,則我在並州,當以固守為要。大王可分兵守備中陽、介休、鄔縣,中憑汾水,後倚九澤,層層設壘,使晉人不能深入。相持至明春,晉人糧秣不繼,必然自退。”

石生怒目道:“何以雲太尉既歸,我當固守?汝以為我不如石虎麽?!”

王續急忙拱手鞠躬:“臣無此意,大王勿疑。”

石生瞪了他好一會兒,突然間臉色一霽,笑起來了,說:“我實不如季龍兄,君言是也。我軍固當堅守,然若不能摧敵前鋒,恐傷士氣,更損並州士人百姓歸從之心。續孝宗與我偕來晉陽時,雲並州情狀,與昔日劉琨在時大為不同,太過殘破了……”

續孝宗名鹹,上黨人,師事杜預,研究《春秋》、《鄭氏易》,文名很盛,抑且還精通刑律。劉琨在並州時,任其為從事中郎,其後羯軍破劉琨而奪並州,續鹹被擒而降,得到石勒的重用。此番是為程遐所薦,石勒命續孝宗為並州刺史,統管民政,輔佐石生。

續鹹重履故地,一路行來,不禁垂淚,說想當初劉琨治理並州的時候,雖然也三天兩頭打仗,距離邊境稍遠些的老百姓倒還能安居樂業,耕織不輟;短短兩年時間,沒想到並州殘破至此,往往十數裏地不見人煙,所見農夫,也都饑餒、肮臟,一如禽獸……

石生當時就安慰他說:“季龍兄但知用武,不重民生,雖有徐季武輔佐,亦非理民之良吏也,乃至於此。使君既受詔命,守牧並州,自當安撫百姓、獎勵耕織,使生產得以恢復,賦稅可以久輸——一如在河北之時。”

續鹹點頭道:“大王所言是也,有河北之政為憑依,我這心裏便有底了。”

石勒是在逐劉演而殺王浚之後,才開始正式梳理河北各郡國民事的,靠著張賓的輔佐,他鏟除豪強、抑制兼並,組織生產、核定賦稅,大體上穩定了局面,也部分恢復了生產力。只因外敵覬覦,再加能力有限,所以這類施政手段是從襄國逐漸向外層輻射的,還沒有來得及好好地治理並州。

再者說了,當初石虎在並州,那就純粹一武夫,而主要輔佐者徐光也不過庸吏而已,即便石勒下詔安民,那倆貨願意依從,也根本不知道該怎麽搞法。

故而續鹹之意,我朝既然能把河北重新整頓起來,則我治理並州就有信心了——倘若羯軍還是流寇習性,石勒毫無發展生產的打算,那即便我來了並州,也必無所用啊!

此番石生提起這段前事,就對王續等人說,續鹹正在恢復民生的緊要關頭,倘若咱們任由得晉人侵入境內,而不敢對敵,消息傳開去,並州百姓還能對咱們趙國產生信心嗎?還會聽從續孝宗的施政命令嗎?所以守是必須守的,戰也必須一戰,要以戰促守。

“我若止步於介休而不敢出,晉寇乃可繞城而過,進抵平原。固然有介休在,彼等不敢深入,但殺掠農夫、蹂躪田畝,必損軍民抵拒之氣啊!”

由此定計,大軍前出至介休城南,當道築壘,構建防禦工事——若見晉人可攻,那就一口氣把他們逼退回平陽去;若見其勢大而不可攻,便依憑地勢,嚴守不戰,待彼自退。

設壘的地方,正好是在臨汾盆地與太原盆地的交界處,由此可以將晉軍徹底封堵在境外,使其不能入平一步。

石生的動作很快,搶在晉軍之前抵達了預設的戰場,當即動員附近百姓協助築壘。晉軍前鋒殺至,即與趙軍遊騎在壘南搏殺,趙軍損失頗重。

石生所部將近三萬人,原比晉軍為多,但可惜兵員素質良莠不齊,戰鬥力相對孱弱。他登壘而望,眼見晉軍前鋒頗為驍勇,因局部而判斷總體,自知不是敵手,從而堅定了防守之心。劉央等率軍趕到,進逼壘前,羯軍不肯出戰,只以強弓硬弩攢射晉兵,使敵不得寸進。

劉央乃與諸將商議。他本人的看法,是自身也相應下壘,與趙軍長期對峙——“大都督使我等來,並非欲取西河,止為牽制並州之敵,不使應援東線。則我軍逼此,石生必不敢退,足矣。況我軍糧秣,乃自平陽而來,賊數過我,且需自晉陽輸糧,我近而賊遠,則久持於賊不利。倘若今冬能耗盡賊糧,明歲或有機會,大舉而下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