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崇山遭遇戰(第2/3頁)

劉曜方面雖然因為兵數較多,占據了上風,但劉聰嚴守宮禁,劉虎悍禦大夏門,使得他一連三日皆不能得手。眼見局面如此混亂,劉永明不禁喟嘆道:“倘若子平仍然在生,必不使局勢至於今日……即至今日,亦必能有化解之策啊!”

參軍台產提醒他說:“烏路孤既占北門,天子乃可遣人出外,召喚劉粲北上。計點時日,倘若劉粲急行而來,三五日便至城下,乃與天子合兵,我等必無勝理啊!大王還當早作籌謀才是。”

劉曜頓足道:“都是汝等勸我往闖宮禁,乃至於此……如今尚有何良策可謀啊?”

羊彝急忙辯解道:“即便大王不闖宮禁,以天子心性,既使郭猗謀害劉子平,其圖大王,亦不過這數日間事耳。大王今先發制人,尚且不能遽克宮禁,倘若後發而為人所制,更不知當如何是好了。”

大將劉嶽建議道:“臣請將一部兵馬,出城以禦劉粲。劉粲所部皆敗戰之軍,又糧秣不足,或能於路摧破之,如此,則天子失了外援,軍心必亂,大王戰勝可期。”

劉曜搖頭道:“劉粲兵馬再弱,終究有數萬之眾,倘若我有勝算,早便使卿等率師南向臨汾、絳邑之間矣,何必等待今日啊?今我內敵天子、烏路孤,而再謀外禦劉粲,最多不過發五千兵去,能有幾成勝算哪?”

劉嶽指點地圖,分析道:“倘若不急發兵,南禦劉粲,待彼直逼城下,則大王絕無勝算。若急發兵,平陽南五十裏有崇山,正扼汾水東岸,倘能恃險下寨,便三千人亦可當五六萬眾……”

劉曜手撚胡須,注目地圖,半晌不語。

平陽大致等同於後世的臨汾市,不過一在汾水西岸,一在其東而已,就大地形而言,處於臨汾盆地中部。臨汾盆地西憑呂梁,東倚太嶽、中條,南接運城盆地,汾水流貫其中,有如一條狹長的甬道。

——其實整個山西省的膏腴之地,就都是從西南到東北斷斷續續的狹長一條,運城盆地為其南端,北接臨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直至大同盆地。

因此受地形所限,劉粲北歸平陽的進軍路線是容易預判的,不過汾西、汾東兩道而已。雖然平陽城本身在汾西,但汾東的道路相對平直、寬闊一些,則自臨汾、絳邑之間而來,要比汾西之路近上這麽數十晉裏。故此劉粲為了急救乃父,很大可能性自汾東殺來。

崇山後世名為塔兒山,位於平陽和臨汾的中間位置,正好和汾水左右夾住了道路,確實是一處設壘拒敵的好戰場。

劉曜望圖心算,籌謀了好一會兒,才終於開口道:“倘若劉粲自汾東來,而我憑崇山下陣,確實可能遏其北上。然若止拒劉粲,彼自會西渡汾水,繞路而抵平陽城下……除非,依山恃險,設伏而大破之……”

羊彝忙道:“誠如鎮東將軍(劉嶽)所言,若能摧破劉粲,敵氣必沮,則大王宮禁可入,平陽可定矣。”一力攛掇劉曜,分兵前往崇山去布陣。

劉嶽、劉幹等將全都拱手請命,一個說給我五千軍,必破劉粲,一個說我只要三千人,若不能勝,提頭來見。劉曜還在沉吟,羊彝又說話了:“臣意,唯大王親自將兵前往,方有勝算……”

無論威名還是統軍之能,劉曜自然都比劉嶽等人為強,故此羊彝認定,只有劉曜親往突襲劉粲,勝算才會更大一些。更重要的是,他未慮勝而先慮敗——“倘若戰事不利,或者不能遽破劉粲,使其繞至汾西而北,我等便只有暫棄平陽,先退至襄陵,再覓地自存,以待後舉了。則大王先出城去,最為穩妥,設不能勝,也可急固襄陵之守。”

劉曜仔細考慮了一會兒,也覺得這仗以少敵多,勝算並不是很大,或許真的只有本人才能當此重任。於是就把城守事宜托付給劉嶽,把妻小托付給羊彝,代王劉恒托付給台產,更命劉幹、呼延謨等率兵繼續向宮城和大夏門施加壓力,以迷惑劉聰、劉虎,他自己親將三千兵馬,急急出城,前往崇山設伏。

……

再說劉粲接到了平陽方面快馬傳來的訊息,急忙點集兵馬,兼程北上。只可惜麾下士卒雖多,因為糧秣不足,導致眾心不整,無論他如何催促,這行軍速度始終提不起來。最終劉粲急了,便命靳準督統後軍,自與劉驥兄弟二人,率領兩千騎兵奔馳在前。

為了趕時間,他們果然走的是汾東的道路,軍行二日,便至崇山南麓。劉驥對附近地理也是很熟悉的,便提醒兄長道:“前面路狹,左水右山,倘若劉曜在彼處立陣,恐怕難以突破。”可惜劉粲正在心急火燎——他生怕自己晚到一步,老爹先被劉曜給滅了可怎麽好啊——也沒細琢磨兄弟的警示,只是搖頭道:“劉曜方與天子在平陽激戰,安有余力再南守崇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