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河內之戰(第3/3頁)

而劉粲即便占據了渭水以北的土地,按照裴該此前信中所言規劃,堅壁清野,胡軍主力也不可能長時間滯留在河西,進而猛攻長安城——再加上我還派了郭誦去騷擾河東呢。就整體戰略態勢而言,不至於會因此產生連鎖反應,導致河南也徹底崩盤。

因而在看了李矩、魏該二人的書信後,祖逖就笑:“李世回思慮未免過多……”

他對朝中公卿和麾下將領的解釋是:“倘若關中戰勝,我固當大發軍以向河內,則胡虛疲,更破羯眾,天下大勢,可半底定。到時驅胡於平陽,逐羯於河北,使彼等難以東西呼應,朝廷可徐徐侵削之,逐一殄滅。

“而若天意不從人願,關中戰敗,則胡勢必熾,我亦當急攻河內,以牽制胡、羯,使不能急臨黃河!河內之戰,籌劃已久,不可不行,且恐胡、羯大發軍來,我須親專戎行。”

荀組時已進位太傅,就問祖逖:“驃騎若將大軍出,則洛陽空虛,恐再有不忍言之事……”想當年東海王司馬越不就是領著大軍離京,才導致洛陽失陷的嗎?祖士稚你可不要重蹈覆轍啊!

祖逖笑道:“太傅勿慮,國家今日之力,自與曩昔不同。且即昔日,若東海王不死於項,大軍尚存,即便盤桓於外,洛陽亦未必失陷。”說著話還特意捏著拳頭舉了舉胳膊:“且吾身體甚健,豈能旦夕便死?即便死,亦不肯將兵馬交於王夷甫輩也。”

荀組心道這可說不準,你年歲比司馬越還大哪,而且司馬越當初領兵離開洛陽的時候,看著也沒病沒災啊,誰能想到莫名其妙的就死在項城了……

正在考慮要怎麽委婉地表達這一層意思,就聽祖逖又說:“我已召兗、豫守軍,陸續來援,護守洛陽,公等不必過憂。”

司徒梁芬時亦在座,就提出建議:“前王處仲自請以周士達為前鋒,沿江而上,攻伐巴氐,朝廷尚未許也。我聞王處仲在江上有十萬精兵,何不命其遣一軍北上勤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