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忠節(第3/3頁)

呂鵠道:“哦,不可盡信?但不知可信幾分?大將軍自平陽來,當知天子近況,可是勤民聽政,日夕不輟麽?”

韋忠答道:“天子富有四海,稍稍寄情於醇酒婦人,也屬正常……分列有司,百僚各安其位,自不必天子事必恭親……”

呂老頭兒繼續揪他的語病:“北海為鮮卑所據,西海、南海,尚在晉人手中,天子所有,也不過一東海耳,趙公還未必聽命……大將軍雲富有四海,不知是否小老所知之四海啊?”

韋忠聽呂鵠之言不善,幾乎句句諷刺,便即正色道:“先生慎言。即便天子有過,臣下實不當揚其惡,而當進諫言,並謹執臣道,以利國家。今天下未定,諸夷擾亂,我等更應忠悃為國,共度時艱!”

呂鵠點點頭:“善哉,大將軍之言,使小老知世間實有忠臣也……”可是不等韋忠謙遜幾句,他卻又說:“請教,昔日晉天子無德,諸藩擾亂之時,大將軍尚為晉人,為何不肯謹守臣節,進獻雅言,以與裴、張二公共度時艱呢?”

你當年覺得世道渾濁,晉政紊亂,因而不肯出仕,這我可以理解;可是如今胡漢之政難道不亂嗎?你怎麽又擺出一副入世的忠臣嘴臉來了?

韋忠聞言,不禁把臉一沉:“先生此為何意啊?今日請某來,是為當面責我的麽?”

呂鵠笑一笑,說:“豈敢,豈敢,小老唯於大將軍之行事,不甚分明,故而請教一二罷了。若大將軍所行合乎聖人所教,天下大義,我呂氏自當恭附驥尾,任憑大將軍驅策。”

韋忠心說不管你提這些問題是好心是歹意,我總得跟你把話說明白嘍,要你知道大義在皇漢一方,以顯我忠臣之節。於是耐著性子,一字一頓地解說道:

“晉與皇漢豈可相提並論?司馬氏以篡僭得國,其位所來不正,司馬炎刻剝黎民,司馬衷昏庸無能,遂使諸藩造亂,生民塗炭。我皇漢光文皇帝承運而起,吊民伐罪,以伐篡晉,上繼漢統,下安夏、夷,其德至大,其功至高,某以是而臣之,甘受驅策。可惜光文皇帝天壽不永,殆及今上,雖破洛陽,卻因勝而驕,乃使國事略有挫遲。當此際,正忠臣烈士奮勇之時……”

呂鵠一開始還肯側耳傾聽,到這會兒實在忍不住了,插嘴道:“誠然,司馬氏得國不正,史筆煌煌,料是逃不得一個‘篡’字。然而皇漢將來,恐怕也脫不得一個‘叛’字吧?劉元海本亦晉臣,則若趙高、章邯之叛秦,秦雖暴,若非項、劉,難道能服天下麽?

“而以大將軍論,因德於劉元海而及其子孫,則昔裴、張二公,亦因德於武皇帝而及於孝惠皇帝,何以大將軍又斥之為‘棄典禮而附賊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