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須警惕“以夷變夏”(第3/3頁)

鄭林辯解說:“曹嶷並非胡種……”

“雖非胡種,今卻降胡!”

鄭林道:“我觀曹嶷之行,居安百姓,不事殺戮,且用中國之政,即雖降胡,亦國人也。即平陽劉氏,雖有叛逆之汙,終究也用中國之政,不可全然目之為狄……”

蘇峻心說這就是大都督所謂要警惕的“以夷變夏”吧?當即反駁道:“孰謂平陽用中國之政?劉粲見為相國,同時冠大單於之號,請教先生,自三代以來,乃至秦、漢、魏、晉,中國何曾有此官職?胡便是胡,狄就是狄,晉人若從胡寇,即等若於胡,即便口宣聖人之言,假教化為名,終是誑語!”

不等鄭林接話,蘇峻繼續一口氣說下去:“譬如族中有子弟從賊者,難道不該將其自宗譜中除名,而仍目為親眷,允其死葬祖塋麽?世間焉有此理啊?!此前曹嶷歸晉,我便攜鄉人南下徐方以避之,不肯同室操戈,而今他又降胡,如此反復小人,先生還望他能夠保障鄉梓不成麽?彼既降胡,便為寇仇,有仇不報,胡謂君子!”

鄭林忙道:“曹嶷本為晉臣,雖然降胡,料是不得已……”

蘇峻撇嘴道:“那先生就請先往廣固,遊說曹嶷重歸晉室吧……”隨即斜睨鄭林一眼,冷笑道:“先生一州之大儒,不想竟如此顢頇,不知聖人所謂‘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之語,竟然還為平陽諸劉粉飾……”

鄭林不悅道:“聖人之言,本非卿所理會之意,乃是說……”

蘇峻根本就不想聽,直截了當地斥責道:“譬若族中子弟從賊,我等將操戈而逐之,先生卻為之緩頰,雲其不得已——再如何不得已,人也不可輕棄父母之邦,而歸之於夷狄蠻荒也!《春秋》‘遵王’之義,難道先生忘懷了麽?先生不過欲保自身安居而已,卻假仁義之名,反以東萊郡人禦戎之舉為愚——先生不愚,先生唯以一己之私,而忘國家之仇,曲聖人之教,所謂‘數典忘祖’,所言者豈非正是先生?!”

你當然不蠢,你只是純粹的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