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箭在弦上

裴詵被人從後面叫住,心裏就不禁一個咯噔,心說誰在我背後?剛才我跟兄弟說的話,不會全都被他給聽去了吧?

急忙回頭,仔細一瞧,方才略略定下心來。

叫住裴詵之人,姓楊名韜,乃是司馬保麾下都護,掌握著部分兵權,且向來與張春、楊次不睦。楊次曾經多次勸說過司馬保,說楊韜跋扈難制,理當斬首。司馬保這人雖然一貫沒什麽主意,又篤信張、楊二人,但心腸是很軟的,輕易不肯對部下動手,就如同二人請殺陳安那樣,敷衍幾句,根本沒當回事兒。

如今楊韜匆匆叫住裴詵,隨即快步走近,左右望望,周邊並無第四人,這才壓低聲音說:“裴從事適才所言甚是有理,張春、楊次二獠不除,秦州難以得安。今官軍大舉壓境,唯有斬殺二獠,向朝廷謝罪,我等乃可得安。不知可有鋤奸之計啊?”

裴詵連連搖頭,說:“這是什麽所在,楊將軍何出此語?”你瘋了心啦,在這裏跟我提這種事兒!頓了一頓,又說:“我自歸宅中,候楊將軍前來賜教。”

楊韜會意,便即拱手離去。裴暅聽兄長話中之意,要與楊韜密商,急忙勸告道:“此事大是兇險,阿兄不當與楊韜合謀!”裴詵苦笑道:“楊韜妄人,與我私語,片刻便將傳入張、楊耳中,若不籌謀對策,必然受其牽累!”

裴氏兄弟並非司馬保的嫡系,並且為張、楊二人所忌,故而自從裴該執政以來,他們身邊就影影綽綽的,經常出現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所為何來,不問可知——若非如此,兄弟二人早就投往長安,或起碼逃到涼州去啦。則如今楊韜貼近私語,二賊怎可能不察覺啊?他們心裏會怎麽想?裴詵說如今這條賊船啊,我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了……

當日晚間,楊韜果然秘密來訪裴氏兄弟,並且還帶上了兩名同僚好友——王連和楊曼。裴詵見來得人多,更感不快,但也只得堆出笑容,耐著性子與他們周旋。

然而這幾個都是心思粗疏之輩,更沒什麽主意,全都仰仗裴詵。裴詵只得說:“欲殺張、楊二賊,其實不難,只要大王下旨,一獄吏可擒也……”

張春、楊次在上邽,也算“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他們所挾者並非天子,而且司馬保也不是徹底的傀儡。

終究張、楊二人出身太低,原本不過南陽王一系的部曲小將而已,若無司馬保做後盾,又如何能夠壓制得住胡崧之類重將?

司馬保雖然年僅二十四歲,但他少有文才,年僅十九歲便以南陽王世子的身份,被老爹司馬模表為平西中郎將、東羌校尉,鎮守上邽,其後又聯合張軌,殺死秦州刺史裴苞,一州晉戎名義上皆奉其為主,在地方上的威望還是不低的。

此公若求振作,張、楊難以擅權。問題是司馬保生得實在肥胖,自稱重八百斤(如後世三百五十市斤),導致行動困難,走幾步就喘,外加嗜睡和陽痿……這種精神狀況怎麽可能擔負得了軍國重事啊?乃一以委之張春、楊次,二人這才能夠狐假虎威。

然而張、楊的權柄都是司馬保所賦予的,若逢要事,還必須呈報司馬保,得到批準後方可施行,倘若撕了身後這面大旗,他們既壓制不了同僚,也控制不住軍隊——否則二人欲殺陳安,就不必要一定司馬保點頭,結果請不下令來,便只能暗派刺客了……

所以裴詵才說,只要司馬保肯翻臉,則張、楊二人必然束手就擒。

楊韜皺眉質疑道:“大王最信二賊,即今二賊或稱病、或佯癲,不肯應命出征,大王亦不怪罪,則我等何能請下旨意來呢?”

裴詵假意沉吟良久,這才陰沉著臉建議道:“那便只有兵諫一途了——君等可率兵入衛,逼迫大王下旨……”

楊韜等人聞言皆驚,可是仔細想想,貌似也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了。於是幾個人商量了大半夜,計劃回去後便各自召集親信、整備兵馬,待三日後的晚間秘密發動。

計議既定,楊韜等便即辭去。裴暅也辭別兄長,自歸寢室,然後親筆作書,換來心腹家人,對他說:“汝可賫此書潛出旁門,連夜報於楊次將軍——且勿為外人所察!”

楊次睡得迷迷糊糊的,被從榻上叫起來,展開來信一讀,不禁大驚失色,連夜就跑去跟張春商議。

張春連讀兩遍裴暅的密書,問楊次道:“是兒所言,可信否?”

楊次說昨日白晝大王召集議事之後,楊韜確實曾與裴詵兄弟私語,然後當晚,他就領著王連和楊曼進了裴府,夜半才出——裴氏身邊,我早就安排下了耳目,自然探查得明。且據裴暅信上說,是楊韜主動找上的裴詵,裴詵無奈而與之合謀,裴暅勸說不聽,為怕玉石俱焚,只能暗中通知你我——“此言合乎情理。且,不怕不實,就怕實有此事啊,我等該當如何應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