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從座上客到階下囚(第2/2頁)

葛洪見信就笑,心說劣徒你也有今天,你性命不保,進了“鮑魚之肆”,又與我何幹,我幹嘛要去“索”你?可是看看彭曉所抄錄的所謂“秘方”,卻不禁有些心癢,再加上——他也不至於真的眼睜睜瞧著弟子去死啊,若不煩難,能幫還是幫上一把吧。

於是運用自己多年來燒煉的經驗,閉關試驗,還真的只用短短十天時間,就把火藥給搞出來了。

在原本歷史上,黑火藥據說就是燒煉家,甚至是葛洪本人無意中發明的,想來其間必然伴隨著多次的劇烈燃燒乃至爆炸,甚至還可能有人因此而丟了性命吧。那是因為燒煉家們嘗試把各種礦物都放到丹爐裏去燒,不定某次就齊備了硝、磺、炭三物,並且比例適合,就此暴燃甚至暴炸。他們被迫要反復試驗,究竟是哪些原料造成的這種結果呢?

但在這條時間線上,既然已有“上古秘方”,自然就不必走那條彎路了。“秘方”上寫得很清楚,這些原料配比起來,“可得火精,燃而爆發”,既然如此,葛洪又豈會貿貿然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火去燃點呢?

只要知道了三種原料的大致配比,後世中學生都能輕松配出黑火藥來,但在此世,關鍵一是原料的提純不易,二則所須究竟是“樸硝”還是“真硝”,是“硫磺”還是“雄黃”還是“雌黃”,用炭是哪種炭,就需要反復嘗試和比對。對於他人來說,此事或許難辦——比方說彭曉——但葛稚川燒煉經驗豐富,身邊各種原料也相對齊備,搞起來就輕松多了。

正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試驗成功後,葛洪便將各種材料的配比和提純手法,仔細記錄下來,送還給彭曉,並且承諾:這既然是裴公給你的秘方,我也不會外傳,只是自家燒煉時可能會使用到,你且寄語裴公,若有不懌,老夫將來親自登門請罪。

他派一名弟子北上送信,可惜路途遙遠,那名弟子又不是慣常往來徐方的,結果繞了遠路,等趕到淮陰,彭曉第二頓板子都挨過了……好在荀灌娘最終還是饒了這廝一命,又多給了他一個月的期限。彭曉接到信,真所謂絕處逢生,喜極而泣,趕緊上呈荀灌娘,荀灌娘也不知道對不對,是否夫君所要,便仍然將彭曉軟禁起來,想等裴該回來後再做處置。

時隔不久,前方來信,裴該要荀氏父女往赴關中,荀灌娘便將配方、少量成品和彭曉一起帶了上路。進入大荔城後,裴該取來試用,發現比例還是有問題……這玩意兒燃燒起來雖然猛烈,卻並不容易爆炸。不過想想也對,從來火藥分燃燒藥和爆炸藥兩種,而黑火藥本身就更適用於燃燒,爆炸性不強。於是喚來彭曉,厲聲斥責一番,命其繼續試驗各種原料配比,並在關中尋找合用的硫磺和焰硝。

只是既然知道彭子勤是何種貨色了,裴該此番態度自然與初見時不同,他褫奪了彭曉的徐州從事職務,命其在軍士看押下“戴罪立功”,以贖前愆。可憐彭曉,就此從座上客變成了階下囚,待遇跟軍中普通工匠沒啥區別,論自由度則還不如普通工匠呢……

此時已在大荔圍城之中,但對外聯絡尚未徹底斷絕,裴該便到處搜集原料,開始小規模制作起黑火藥來。他原本的計劃,是把黑火藥填充入瓦罐,點燃後用砲車投擲出去,以極大殺傷攻城敵眾,沒打算用火箭——火箭主要是用來對付木制攻城器械的,可是胡軍又能有什麽攻城器械了?

雖無足夠攻具,然一旦被胡兵殺到城墻邊,他們梯子總歸會搭的,故此裴該多多少少,還是預制了一些火箭,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今天胡營中推出了“飛梁車”,因為只有十具,而且很分散,先嘗試以砲車砸擊,發現命中幾率不高,故此裴該便改用了火箭。

第一輪火箭,就跟此前發射的正常羽箭一般,只有三成順利釘在了“飛梁車”的上板上,但這上板外側本來就附著著麻葛乃至皮革,只要在箭矢飛行中火頭不滅,一旦釘上,很快便即延燒開來。接著城上又發了第二輪箭,不再是火箭了——本身制作數量就不太多——而是在箭頭上綁縛稻草、油脂,以增強火勢的燃燒。第三輪是砲車發射火藥罐,和僅僅裝著油脂、柴草的瓦罐,打不中“飛梁車”,但使車後的土地上,瞬間便燃起了一堵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