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必救同袍

陸和這一番沖鋒,雙方戰損比大概是五比一,若非劉光及時來阻,估計胡軍還會折損更多。等到劉光回去向劉丹稟報,劉丹問他情況,他就老實回答了,說倘若敵軍不是兩千,而是四千的話,那這仗咱們輸定了啦。

終究胡軍真正能戰之卒也不過五千而已,老弱只能贏糧,氐、羌雜騎派不上太大用場——若是順風仗還則罷了,平局或者敗局,他們連殿後都辦不到。劉光自我感覺,晉人的素質只比自家所統劉丹部曲稍遜,但比普通匈奴步騎兵要強,至於東宮護衛,雖然沒有實際接觸過,劉光其實對那些花架子兵並不抱什麽希望。

劉乂聞言大驚:“我只道豫州為天下強兵,不想徐州也是如此……此不過徐州前鋒耳,若本部來,如何是好啊?”

劉丹趕緊安慰他:“裴該一介書生,且胎毛未褪,安能有如此強兵?我聽聞他與祖逖本為一體,常輸豫州糧秣,想祖逖也必有兵馬還贈——此必祖逖所練之卒也。且卒雖精銳,將領調動之時,卻仍顯澀滯。其後的裴該本部,料必不如此,且不足萬數,即便全來,我也不懼。不過彼等若真來了,卻也不易取勝,今當遣將抄出敵後,以阻增援——倘若能夠直接擊破裴該本部,眼前這些兵或可盡數為我所擄。殿下若得如此兵將,還何懼大單於呢?!”

劉乂這才松了口氣,就問:“如此,當遣何將旁出為是啊?”

劉丹一時回答不上來,只得沉吟不語。

胡軍是晉兵的五倍還多——更多老弱還甩在來路上呢——兵法之常,自然應當抄出敵後,去阻斷增援,但問題真正能打的也就五千人,以二敵一,又能夠拿得出多少兵來抄後路?再者說了,以誰為將?劉粲派出來的,除了自己外全是文官——範隆雖然做過太尉,基本上屬於一管後勤的,就沒怎麽領兵打過勝仗——怎可能放心交付他們以重任啊?

唯一合適的就是趙固了,問題此前派趙固率部去取陽武,目前並不在軍中。

劉光仰著脖子,眺望高櫓,見劉丹一時無言,便即拱手請令道:“小人願往!”

劉乂問道:“汝欲將多少人去?”

“正不必多,除大人部曲外,再與我五百步卒可也,必尋險要處立陣,以阻敵援。”

劉乂搖頭:“今能敵當面晉虜者,唯有阿叔部曲,豈可外出?”

劉光說不妨事——“今陣列雖亂,營壘卻已完成,可命各軍暫退入營,勿與敵戰。待小人率部斷其後路,若敵有援來,便阻遏之,若無援來,可以燃烽為號,前後夾擊,必破晉師!”

劉丹點頭:“此言不錯——便將我部曲及五百步卒,一千氐、羌與汝,好生做,此戰勝後,殿下必有重賞。”

劉光躬身領命,但臨行前又提了一個請求:“適才與小人對戰之將,的是驍勇,且似通詩書,殺之可惜。還請盡量生致之,可為殿下臂助——若不肯降,且待小人歸來後再徐徐勸說他。”

劉乂當即應諾:“汝放心,孤知之矣。”

……

那邊陸和回來與熊悌之商議,笑著說道:“胡虜也不過如此而已……”隨即略略皺眉:“唯其後來的那數百騎,的是勁敵,倘若胡虜都是這般,我等必死無疑……若止有這些精銳,或者還有一線生機。”

熊悌之遠遠一指:“我見高櫓之上,立著一名貴人和一老胡,想來不是藩王,便是什麽大將軍——來戰賢弟的,必是此人部曲。”

隨即比劃道:“我登高而望,敵眾萬余,尚陸續有小隊自後方趕來,雖然遠遠地瞧不清,但旗幡歪斜,不是羸兵,必是疲卒。雜胡四五千與前陣三四千,都難當賢弟之擊;唯旁出數百騎,能遏阻我軍之勢;營內尚有一二千人,半數盔甲齊整,或許也是精銳……”他說的那些“盔甲齊整”的,自然就是劉乂的東宮護衛了。

陸和問道:“如此說來,能與我為敵者,敵營內外,不過兩千之數,與我相當。今敵陣已亂,士氣必墮,何不全軍盡出,以求一戰而勝呢?”

熊悌之連連搖頭:“賢弟不可冒失。我見敵壘將完,即便疲兵弱卒,有此營壘助守,也實不宜輕率往攻啊。”

話音才落,就聽頭上有人叫道:“胡賊已皆入營去了!”

熊悌之自己從樹上下來了,當然會另派善爬的兵卒接替,上去眺望。當下聽了那兵卒的喊話,陸和大喜道:“賊懼我也!”熊悌之問道:“如此,我可趁機後退麽?”陸和搖頭:“賊既懼我,守不為難,如何能退?若退,便恐頃刻間轉勝為敗了——彼既入營,午前當不會來攻,可命士卒輪番歇息、用飯,並構築營壘,以待午後再戰。”

時候不大,就聽樹上兵卒又叫:“有一支胡軍從壘側而出,逡巡向北,不知往何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