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摘瓜(第3/3頁)

哦,對了,正是因為那個“嫁”字。裴該說要向我家提親,對於終身大事,你終究還是個姑娘家,不敢自己拿主意,所以才如此嬌羞——但我要問的不是你的婚事啦!

“我家是仍屯宛城,還是跟隨裴使君前往東海,對於此事,汝究竟有何看法?”

荀氏女聽到父親明確的問話,這才收斂起羞怯之態,擡起頭來問道:“阿爹自河陰南下,也已二歲,未知除一宛城、兩千疲兵外,還置起了什麽產業?”

荀崧輕輕嘆一口氣:“是我無德,不能為朝廷鎮守江北……”

荀氏女說我不是在質問阿爹啊,你也不必太過自責——“人各有所長,亦有所短,太平時守牧一方,使民皆安足,且知禮儀,阿爹當不讓人;然身當亂世,披堅執銳,本非我荀氏家傳之學……”

要是裴該在,聽到這幾句話,肯定會嗤之以鼻,說:“無論太平時節,還是動亂時節,百姓之心有什麽差別?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而且在第五猗、杜曾殺過來之前,周邊也無強敵,在這種情況下你老兄只能占著座宛城,招募一兩千弱軍,別說擴展地盤兒了,連防守都困難,就這麽點兒才能,我不信換個太平世道,你就能飛上天去!姑娘啊,別給你爹臉上貼金啦,黏不住的!”

然而荀氏女身為人子,當然不能直接指著老爹的鼻子說你無能,只好繞個圈子,寬慰幾句,然後說:“我家即便復得宛城,料也難以持久……”或許換她幹會有所不同,但不管怎麽說,她也只是個小姑娘而已,不可能真正走上前台,而僅僅做名高參,那也得老爹言聽計從才成啊。

荀崧是管不了他這閨女,可終究是一家之主,也不會總被他閨女牽著鼻子走。否則的話,如何決斷,他不需要跟閨女商量,直接請對方拍板就是了。

因此荀崧就問了,說我也知道不可能久守宛城,那麽是否應當歸從於建康呢?終究瑯琊王是陜東大都督,裴該只是青徐都督而已,且名義上還要受建康轄制,那我為什麽不跟隨老大,而偏要跟著小弟呢?

荀氏女微微一笑,反問道:“從來請客容易,送客為難,阿爹以為,裴使君肯放我等東歸建康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