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勝而勝和不敗而敗

……

為了了解金軍的情況,種師道派人去將沈琯請到宣撫司來。

沈琯到了宣撫司後,對種師道說:“當初黃河岸邊若有千人守之,金兵豈能至都城?”

種師道對此也感到很不可思議,不過,事已至此,再計較這些,已經沒有意義。

種師道仔細問了金軍的情況,又就河北地形特點,以及在何處攔擊金軍為好等情況,咨詢沈琯。

沈琯將之前對李綱所說的又對種師道說了一遍。

聽了沈琯所說,種師道令姚平仲率兵向金軍營地逼近,迫使金軍遊騎不敢外出抄掠。

果然!

金兵皆很緊張,躲在營地中,不敢出動。

種師道心下大定,開始謀劃反攻。

李綱支持種師道這一謀劃。

很快,在禦前會議上,以李綱和種師道為代表的軍方主戰派很明顯的占據了上風,並得到了趙桓的大力支持。

會上甚至初步確定了出兵進攻金軍的日期,並做了相應的軍事部署。

但是,以李邦彥為代表的主和派對於用兵仍是推三阻四。

他們以為,出兵攻擊金人是一種很冒險的行為,一旦失敗,前邊的和談努力都將前功盡棄,而國家也將面臨淪喪之危。

對於將相之間的分歧,趙桓心裏很清楚。

不過趙桓不認為這有甚麽問題,就像他的態度發生轉變一樣。

以前由於軍力不足,他自然要采納李邦彥等人的建議,議和。

而現在,勤王之兵已來了二十多萬,數倍於金人,特別是西軍名將種師道已來到他身邊,他當然要找回之前丟掉的尊嚴,希望用武力驅逐金人。

憑良心說,趙桓有這個轉變,並不違背人性情理和基本邏輯。

可問題是,趙桓的轉變也有些太快了,而且轉得也有些太大了。

從之前一味求和,趙桓迅速變成一味主戰,甚至是希望立即跟金軍打一仗。

趙桓在一天之內五次派內侍去催促種師道,讓種師道考慮是否可以早日出兵?

種師道很冷靜,也很沉穩,不肯貿然出兵,他要按計劃等姚古率西軍到來後再攻擊金人,不贊成提前動手。

種師道的表現令趙桓有些失望,趙桓於是又將希望寄托在都統制姚平仲身上。

姚平仲很勇敢善戰,也一直試圖表現他自己。

可從之前的童貫,到現在的種師道,全都壓著姚平仲,不讓姚平仲表現自己。

如今,終於讓姚平仲等來了表現自己的機會。

姚平仲對趙桓說:“士兵都願速戰,可現在遲遲不戰,他們都很有怨言。”

趙桓說:“種宣撫不同意馬上開戰。”

姚平仲立即道:“臣願領兵夜叩金營,生擒斡離不(完顏宗望),奉康王以歸。”

趙桓聞言大喜,當即向姚平仲許諾:“若成功,當授以節鉞。”

要說,劫營,你就快點去吧。

可趙桓非讓術士楚天覺推算一下劫營的日子。

結果,楚天算過之後,說得勝之日為三天後的二月丁酉(即二月初一)。

三天時間,黃花菜都涼了,而且中間隔了這麽長時間,怎麽可能不走漏風聲?

可趙桓不這麽認為,他覺得宋軍一定能一擊得勝,然後他就可以一雪前恥,成為秦皇漢武那樣偉大的皇帝。

趙桓不僅讓姚平仲偷襲金營,等姚平仲出兵了之後,他又讓李綱出兵相助。

李綱說,事先沒有商量,兵馬也沒有準備,冒然出兵不妥。

趙桓不聽,連派三波內侍催促李綱出兵。

李綱無奈,只好下令大軍緊急集合。

天快亮時,前軍統制張撝、右軍統制石濬、中軍統制辛康宗、左軍統制劉佃、後軍統制王師古、敢戰軍統制範瓊,全都集合完畢,然後他們率軍從封邱門出城,向班荊館、天駟監挺進。

可這時,姚平仲劫營已經失敗了,而姚平仲也已經撇下部隊獨自逃跑了。

原來——

姚平仲命手下大將王通為先鋒軍統制,率先去劫營。

王通領命,然後率五百名敢戰死士直抵金營。

可是,王通連劫兩寨皆空,至第三寨,金軍數千鐵騎突然殺出!

這數千鐵騎均是金軍精銳,又突然而至!

王通與敢死隊頓時陷入金軍的包圍之中!

他們殊死拼殺,以待援兵。

然而——

後援之兵,大都連人帶馬墜落到寨旁的深溝之中,西軍將領陳開戰亡。

王通見重傷已半,而金軍騎兵正從南北兩面湧來,即將形成前後夾攻之勢,只能率三百騎兵突圍而出。

王通見到姚平仲後,姚平仲令他率眾上馬,往西而竄。

這時,金軍騎兵己追了過來,將宋軍中軍沖散。

宋軍的潰軍立即往回跑。

而金軍則一直追趕宋軍,追至板橋才開始回撤。

姚平仲大敗而逃,姚平仲的副將楊可勝不幸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