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愛恨情仇,他們的緋聞很傳奇

“淫女”文姜的真實形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有許多人都行走在風口浪尖之上,而春秋時代齊僖公的次女文姜,就是這樣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文姜,姓姜,無名,其以才華著稱於當世,所以被稱為“文”。正所謂“一千個人眼裏會出現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這樣一個才華絕倫,美艷驚人的女子,史書上也有著不同的記載。例如,在《詩經·有女同車》中,對她的評價是“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而在《詩經·南山》中,對她的評價卻變成“魯道有蕩,齊子由歸”。那麽,歷史上的文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齊僖公出任齊國國君時,國力已經變得非常強盛,再加上公主的美艷絕倫,其都城臨淄自然就成為諸侯王子必到的相親之地。在眾多的追求者中,能讓文姜動心的只有鄭國世子姬忽,兩國也因此締結了婚姻。

但是,沒過多久,姬忽卻聽信文姜生性淫蕩的傳言,以“齊大非偶”為由,單方面撕毀婚約。對於文姜來說,這個消息無異於晴天霹靂。從那時起,她開始變得自怨自艾,以現代醫學觀點來看,當時的文姜很可能患上嚴重的抑郁症。

一個人在感情脆弱、心情郁悶的時候,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別人那裏得到心靈的慰藉。這時,文姜同父異母的哥哥姜諸兒乘虛而入,每日對她噓寒問暖,體貼入微,時間長了,兩人之間的兄妹之情竟然逐漸轉變為兒女私情。

紙終究包不住火,這段亂倫之戀很快就傳到了齊僖公的耳中。雖然在春秋時代,民風自然,對婦女還沒有三從四德的束縛,但是,兄妹之間產生私情,在當時還是會受到道德家的譴責,因此這個消息讓齊僖公傷透了腦筋。

恰在此時,魯國國君魯桓公派人來求親,齊僖公大喜過望,立刻把文姜嫁到魯國,並禁止她再回到齊國。

文姜在魯國過了幾年安分的日子,雖然心中對姜諸兒充滿了思念,但是父命難違,她只能把無盡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中。

到了魯桓公十八年,文姜終於等來與姜諸兒重會的機會。四年前,齊僖公早已一命歸西,姜諸兒以世子身份即位,史稱齊襄公。他邀請魯桓公到齊國赴會,文姜自然陪同夫君一同回到齊國。

在齊國,文姜和姜諸兒舊情復燃,卻被魯桓公察覺,為防止事情敗露,齊襄公派出力士彭生擊殺魯桓公。

得知魯桓公的死訊後,魯國宗室雖然懷疑其中必有陰謀,卻也不敢出兵攻打齊國。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目前只是懷疑,對於國君的死因查無實據,自然也就出師無名;二是魯弱齊強,假如貿然出兵,無疑是雞蛋碰石頭。在萬般無奈之下,魯國只好先穩定國內局勢,由世子姬同繼位,史稱魯莊公。

丈夫死了,文姜卻不願扶柩回魯,而是希望暫住在邊境地區,日後再返回魯國。出於孝道,魯莊公只好派人在禚地建造宮室,供母親居住。齊襄公聽說後,也派人在禚地附近的阜建造離宮,供她來遊玩,至於兩個人為什麽這麽做,那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然而,兩人在一起廝守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齊襄公十二年,大夫連稱、管至父夥同公孫無知將齊襄公殺害,逃亡在外的公子小白返回齊國,被立為國君,史稱齊桓公。

政治上發生巨變,心上人也死於非命,文姜不得不返回魯國,輔助兒子處理國政。這時,她表現出與其他那些被視為“淫女”之流所不同的一面,她在政治上表現出敏銳的洞察力,在外交上顯現出左右逢源的智慧,在軍事上也表現出過人的才能,正是因為有了文姜這樣政治領袖型人物的存在,才使魯國從一個人見人欺的小國,逐漸變成軍事、經濟強國,在諸侯戰爭中屢戰屢勝,甚至在長勺之戰中,一舉擊潰了強大的齊國,使齊桓公爭霸鬥爭史上出現了一次少有的挫折。

因此,在人們因為文姜與哥哥的一段亂倫之戀而對其進行唾罵時,卻不得不承認,她的確也是一個外秀內慧的奇女子。

因為一個男人,丟了王朝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因為迷戀女色而斷送江山的皇帝,例如夏、商、西周、北齊等朝代,都是因為君主迷戀女色而丟了祖宗基業。但有一個政權的丟失,卻是因為帝王迷上了一個男人。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就毀在皇帝苻堅和慕容沖之間的情恨糾葛中。

苻堅出身五胡之一的氐族,是前秦開國君主苻洪的孫子。他性格古怪,從小就早熟,年齡與情商的增長一點也不成比例。在他七歲的時候,他就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擺脫困境;在他八歲的時候,他的言談舉止就十分成人化,在一堆孩子中間,顯得格外紮眼與不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