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人最後的私密,生猛有料(第3/14頁)

原來,此人正是任城王李道宗。李道宗是皇室宗親,但他不是一般的宗親,他父親是高祖李淵的堂兄弟;而且,道宗之榮也並非僅僅是因為血統,更重要的是,自李淵父子太原起兵以來,道宗一路上屢屢獻計建功,他坐在首位,可說是實至名歸。不過,尉遲敬德卻不管對方是誰,他的悍勁兒湧將上來,於是一拳擊在李道宗的臉上,李道宗頓時鼻血橫流。

這不是市井小民打架鬥毆,而是一代功臣拳打一個功勛赫赫的皇親。宴會並沒有因此雞飛蛋打,而是陷入一種難堪的沉默。李世民暗怒,當即撤了宴席,鐵青著臉把尉遲敬德單獨留下,說道:“漢高祖時候功臣鮮有善終的,此前我讀史時總是難於明了,今天看到你的所言所行,才終於知道韓信、彭越之輩自有其取死之道。你回家好好反省一下吧,否則將來後悔,我縱然想要保全你,恐怕也有心無力了。”一番話說得尉遲敬德冷汗直冒,立時清醒了一大半。

後來,敬德果然知道進退了,甚至到了晚年,在家閉門享受,“謝賓客不與通”,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一直活到了74歲。這樣的高壽,對他這樣上戰場的老將來說實在是難得,即使放在貞觀群臣裏,也是數一數二的。

若單看這次打架事件,尉遲敬德確乎只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不過觀其一生就會發現,敬德帶兵打仗幾乎百戰百勝,應是一個極有謀略之人。常言道,真正的聰明是讓人覺不出聰明來。

唐太宗親手砸毀了魏征墓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曾被世人所稱道,並傳為千古美談。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死時他還很傷心地說我失去了一面寶貴的鏡子。可是誰又能想到,魏征死後不久李世民就親自砸了魏征的墓碑,翻臉比翻書還快。

魏征,河北人,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謀士。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在審問魏征時問道:“你為什麽為李建成出謀劃策,與我作對?”他神情自若地說:“如果太子早聽從我的意見的話就不會有今日之死。”李世民聽後非但沒有怪罪於他,還對他委以重任。

唐太宗初登基,躊躇滿志,勵精圖治,常常把魏征帶到寢殿裏,跟他討論自己為政的得失。魏征原本就是經國濟世之大才,此時喜逢知己之主,當然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唐太宗也欣然采納魏征的意見,還誇獎魏征說:“人家都說魏征舉止粗魯,我看這正是他正直可愛的地方!”魏征性格耿直,敢於犯顏直諫,前後共勸諫唐太宗200余次,為唐初社會經濟繁榮的景象,做出了重要貢獻。

有一次,唐太宗準備對關中地區16至18歲的男子實行大規模征兵。魏征極力反對,他說:“如果把水抽幹而捕魚,今年是能捕到好多魚,可是到明年就捕不到魚了。如果把森林燒了抓野獸,那麽到第二年就沒野獸可抓了。如果現在連16歲的青年也要征來當兵,那麽勢必會造成將來勞動力減少、農田荒蕪、賦稅無源、財政空虛的後果。”唐太宗聽後便采納了魏征的諫言。

還有一次,唐太宗在群臣的慫恿下,準備到泰山封禪祭天,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這種行動不僅浪費人力、物力,還將給沿途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魏征很明確地勸告唐太宗:“隋末以來,全國戰亂頻繁,大片土地荒蕪,各地受到的嚴重破壞,到現在還沒有恢復過來。如果皇帝去封禪,必然會帶大批官吏和衛隊,那麽一路上將給老百姓造成多大的負擔呀!”唐太宗由此想到隋朝滅亡的教訓,立即取消了封禪計劃。

又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征:“為什麽歷史上的君王有明君和昏君之分呢?”魏征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還列舉了歷史上堯、舜賢君和夏桀、秦二世等昏君的例子說:“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夠采納來自下面的意見,那下情就能上達,就不會受到蒙蔽。”魏征還經常勸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自始至終保持兢兢業業的治國態度。後來,他覺得唐太宗不像早先那樣節儉樸素、體恤百姓、勤於治國了,就寫了一份諫書提醒唐太宗。唐太宗看後,覺得他提得很對,就把他的諫書貼在墻上,時時觀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松勁。

公元643年,魏征病死。唐太宗非常難過,流著淚對身邊的人說:“魏征就是我的一面鏡子,他總是告訴我哪兒做錯了。現在他死了,我從此失去了一面鏡子!”

可是在魏征死後不久,發生了讓人瞠目結舌的變化。由於魏征死前秘密推薦的杜正倫因罪被罷免,侯君集參與謀反被斬首。於是李世民就開始懷疑魏征這位看似老實的人有結黨營私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