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3/3頁)

不可能讓一個立了大功的公爵,抽到一塊沙漠,而一個繼承的窩囊廢伯爵,占據一塊金礦的事出現。

所以,朱瞻基這段時間,一直被京城各大勛貴在騷擾。朱瞻基不勝其煩,讓人在皇城外張貼了三不準,才讓所有人安分了下來。

一不準覬覦東洲,東洲不再分配範圍。若心懷不敢,取消分封南洲。

二不準賄賂內侍,影響分配。一經發現,剝奪分封區域。

三不準勾結海軍,為以後發展拉攏人手,一經發現,分封減半。

這三不準一出,讓那些人心不定的勛貴們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立即安穩了不少。

接下來,就是那些文官們開始動作起來了。

相比勛貴們可以分封,在土地上獲得有如古代封建的特權,文官們當然不肯眼睜睜地看著如此大的利益被他們獲得。

但是文官有一個天然短板,就是他們的政治資本不能得到延續,家族勢力得不到延續。

所以文官們的自身勢力,是比不過武將和勛貴的。

武將,勛貴們有親軍,有家族,能形成強有力的小集團。這是他們能夠獲得分封的主要原因,因為開發需要人手。

可是文官們不行,但是他們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處政權。

南洲的三級管理制度,總督府是只管海軍,不管民政的。

剩下的十七個州府,還有未來的縣治一級,這些管理權被文官牢牢抓在手中。

朱瞻基當初在設計這套管理方案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勛貴階層雖然分封,但是這種分封不是為了給他們增加實力,只是為了讓他們盡快開發南洲。

他們的發展需要引導,需要制約,當然離不開文官。所以,除了總督府的這一級軍事機構,剩下的管理機構肯定是要交給文官的。

文官管工業生產,農業養殖,稅賦,並且負責協調區域之間的矛盾。利用他們來遏制武將,勛貴階層,這個中間,同樣要給文官集團讓利。

利從何來?這又不得不談到內監階層了。

大明的內監階層是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也是大明第一大政府機構。

在早年的征戰中,抓獲的異族幼兒,幾乎全部被安排進了內監。整個大明的國營經濟,幾乎都被內監抓在手中。

絲綢行業,茶葉行業,鋼鐵行業,食鹽行業,進出口行業,礦產領域,全部都是內監在管。

這股勢力太大,而以後的內監來源肯定會減少。而且,朱瞻基也不願意讓內監越變越多。

所以,以後要減少內侍,像清朝一樣,成立一家內務府,讓文官來插手一部分商業領域,將會是以後的一個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