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2/4頁)

為何這兩人都不使用,偏偏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黃淵?

這黃福,黃淵父子,一文一武,卻分別擔任南北兩路大軍的後營總兵官,這可是滿朝文武都從來沒有過的榮耀。

黔國公沐晟數次上書,想要為朱棣前鋒,參與西征,朱棣都沒有同意,就是怕他功大蓋主,賞無可賞。

現在黃家父子卻受到如此重用,實在讓人意外。

但是楊榮,金幼孜兩人都面帶微笑,絲毫沒有被朱棣拋棄的失落感。眾人很快就明白了過來,這兩人是被朱棣留下來輔佐太孫的了。

除了南北兩路大軍的總兵和提督,還有數十伯爵分別率領各部,擔任了指揮使一職。

這次出兵,僅僅南路軍陸軍就有京衛三十四個,加上神機營三萬火槍手,一萬炮兵,計十五萬余人。

另從南部衛所抽調山地兵力共計五萬人,湊足二十萬大軍。

除此之外,海軍,內監抽調船只一千兩百余艘,將士近十萬人。

不過海軍這次不會參與戰事,主要負責後勤和運輸。所以海軍抽調人員基本沒有戰鬥人員,主要是以操舟,夥頭軍為主。

除此之外,大明各屬國除了各國王子一律隨軍,每國還要派出使節。

這是大明為了炫耀自己的武力,所以不允許任何一國推辭。

而朱高煦雖然沒有能夠直接率軍,卻被朱棣留在了中軍大帳,伺候左右,只要他這次不胡來,想必回來的時候,就會重新恢復王位。

南路軍雖然大多都是精銳,但是朱瞻基並不擔心朱高煦能搶奪軍權。

且不說各家勛貴的家人都在大明境內,他們來回都要通過朱瞻基的海軍才能回來。哪怕朱棣出現了意外,朱瞻基也不相信朱高煦能把人心都拉攏過去。

當然,必要的防範還是要有的。

朱瞻基已經通過黃淵,將自己的命令傳達了下去,要求各軍的羽林衛學士兵,密切注意各軍局勢。

除了這些人大明還有一支特殊的軍隊,那就是這個世界第一支“空軍”。

自永樂十四年,朱瞻基將滑翔翼研發出來,朱棣迅速認識到了滑翔翼在軍事方面的作用。

等朱瞻基回來的時候,三年過去了,大明的軍隊裏面幾乎每一衛都有了空軍偵查能力。

雖然滑翔翼的偵查能力有限,受天氣氣候影響也很大。但是在這個各種活動範圍小的可憐的古代,幾十裏路要走一天的時代,滑翔翼卻是真正的黑科技。

各軍衛都直接派了將士到下馬橋農莊學習駕駛滑翔翼,然後傳播了開來。

但是傳播開並不意味這公開,滑翔翼一直是大明軍中最大的秘密,比火槍管制還要嚴格。

大明的火槍經過四年多的發展,目前如果全力生產,一年就能生產三十萬支以上。

大明京衛,邊衛這些軍隊幾乎已經全部換裝完畢,所以如今的火槍管制並不嚴,甚至還少量賣到境外。

但是滑翔翼至今仍然是最高機密,一般的士兵連近距離接觸都不行。每個駕駛滑翔翼的士兵,身上都攜帶了火石,只要有任何意外,都必須要燒了滑翔翼。

這幾年,超過一千從羽林衛學出來士兵也補充到了大明軍中各軍衛,朱瞻基對大明軍隊的控制,也是越來越大。

基本上,現在除了少數軍隊,到處都有羽林衛學出來的士兵。

這些士兵不僅忠於大明,更忠於他朱瞻基。

當每個軍衛的將領都被安排完畢,所有的文臣們就精神一振,現在該輪到安排京城的顧命大臣了。

明朝的顧命大臣與清朝不同,所有的大臣只有輔佐監國的權力,沒有直接處政的權力。

但是,這仍然是每一個大臣夢寐以求的榮耀,不僅是榮耀,同時跟未來的帝皇能拉近關系,也是真正的好處。

朱棣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讓因為王彥喉嚨嘶啞,被換上來的李謙念出了對監國的安排。

“茲命皇太孫瞻基為監國太孫,總督朝廷內外一應大小事務……”

朱瞻基起身轉向朱棣跪下,高聲道:“太孫瞻基接旨。”

隨同聖旨一道傳到朱瞻基面前的,還有傳國玉璽與兩個皇上處理軍政,民政的大印。

這些只是象征意義,因為隨後這些都還會依舊收回禦書房和司禮監,只有在用印的時候,才會拿出來。

朱棣溫聲說道:“朕欲月底就前往劉家港,待時機成熟,就啟程南下,途中遊歷我大明江山。你在京城當用心辦事,不可辜負了我的期望。”

“孫兒定當殫精竭慮,為我大明千秋萬代努力!”

朱棣這才又說道:“上來吧。”

朱瞻基站起身來,正了正自己的衣冠,昂首闊步從側面的台階登上了三層高台。

朱棣牽著朱瞻基的手站在了高台前,大聲說道:“朕登基十八載,第一次出兵,太孫年幼,由太子監國,太孫駐守北平行在。第二次出征,太孫與朕一同上陣殺敵,勢不可擋,斬敵四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