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2/2頁)

但是朱瞻基在前世的時候能夠發展的那麽大,雖然有財力和人緣壟斷的因素,但是主要依靠的就是先進的管理制度。

朱瞻基身為領導人,自然對這一套模式精通無比。現在還沒有後世的復雜的外部環境,只要能讓人人遵從這套管理模式,有軍隊這個暴力集團在,就不怕有人不聽話。

不過,通過軍隊來管理,也就難免會讓軍隊的人在這裏面做些手腳。

水至清則無魚,只要各方能夠完成朝廷布置的任務,自然要給他們留一部分利益空間。

朱瞻基的這套計劃雖然在技術方面有些疏漏,但是在管理層次上,建立了以工部為首的礦工利益集團,以軍隊為首的管理利益集團,以太監和戶部為首的監督集團。

三個集團相互支持,相互制約,同時,利用嚴格的考核制度進行人事方面的調整。

在給出相應的利益比例之後,只要朝廷能夠得到相應的利益不會減少,就任由他們自己相互鬥爭。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今的通信,運輸等各個方面都不能彌補這些管理漏洞,也就只能確定一個利益分配比例了。

如果朝廷一股腦全部管起來,只會導致更大腐敗的衍生。後世的張之洞搞漢陽鋼鐵廠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最後腐敗到整個系統都崩潰。

其實這是一種復雜的承包制,朝廷負責統籌,每一方獲得相應的利益,確保屬於朝廷的利益不被侵害。

而將礦石運到開平煉制,直接將產出又交換到另一個利益集團的手裏,也保證了他們之間的競爭性和制約性。

只要朝廷這邊能夠牢牢把控住最後的產出環節,就不至於讓幾個利益集團沆瀣一氣。

朱棣對這套方案是非常喜歡的,如今的大明除了這座礦山,還有其他的礦山,包括鹽稅等等都能套用這套模式。

所以,他直接是不改一詞,就讓人將這份計劃書分發了下去,要求各部門嚴格遵循這套模式來開發北明山銅山。

朱棣無心隱瞞,所有人都知道這套方案是誰搞出來的,眾人雖然拿著這套方案研究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出明顯的漏洞來。

而朱瞻基這個太孫,第一次參與政事,就拿出了這麽好的一套方案也讓所有人另眼相看。

不過,雖然這套方案是朱瞻基拿出來的,他也不可能在這裏面能分一杯羹。

這不是文武大臣門反對,而是朱棣反對。帝制的集權時代,朱棣又是一個權力欲望非常大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孫子,也不能搶了自己的權力。

何況,在朱棣死後,這些權力終歸還是要交到朱瞻基手上,就連朱瞻基自己也不希望分權。

當然,朱瞻基找到銅礦,又拿出這樣的一套方案來,朱棣也不會虧待了他。

明面上,朱棣只算當著文武大臣褒獎了一番他,並且將湯山溫泉的皇家別院,包括周邊的將近五萬畝的農莊劃給了朱瞻基。

徐皇後死後,朱棣不喜享受很少去溫泉,他不去,後妃們自然也去不了,溫泉那邊幾乎就荒廢了下來。

除了朱高熾偶爾帶著張氏去泡溫泉,也就朱瞻基去的多,人人皆知朱瞻基喜歡泡溫泉。

暗地裏,朱棣也詢問了朱瞻基的意見,知道他對銅山的利益並不看在眼裏,更願意向外發展。所以也給王彥下令,以後在內監的產業出售,海關,包括全國各地的物產銷售方面,都給朱瞻基提供方便。

在考慮了兩天之後,他也答應了朱瞻基想要建立起一直專業的海軍隊伍的請求,承諾將目前鄭和艦隊的兩萬五千水兵,擴增到五萬人。

除了這些,朱棣也答應了為朱瞻基頒發將軍印,將這支海軍調集到他的麾下。

只是如今戰事剛剛結束,要等到回到京城,明年一月的時候,再宣布這件事。

只是因為最後一個理由,朱瞻基就毫無怨言了。

不管什麽時候,槍杆子出政權。手裏有一支軍隊,朱瞻基就踏實了許多。

九月初十,宜祭祀,嫁娶,出行,忌動土,安葬,開市。

此次北征的大軍大部分都已經回歸各部,只有十多萬京軍和京衛,整裝待發,從北平出發,返回京城。

這一次北征,交戰只有短短的幾天,幾次,但是前前後後一共耗費了一年的時間。

此時秋高氣爽,農田的收獲剛剛入倉,農戶又開始忙著種植冬小麥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朱瞻基卻已經開始暢想,明年的計劃了。

如今他已經得到授權,可以接觸錦衣衛和內監,現在又授權訓練一支水軍。

有了這樣的開始,只要自己不作死,這樣穩步發展下來。等朱棣十年後去世,他相信自己能十拿九穩地接手朱棣手裏的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