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制度

八月二十九,朱棣在與一幫文臣經過近半個月的商議之後,下達了正式制書,在開平前屯衛也就是後世的錫林郭勒成立開平羈縻都司府和開平承宣布政使司。

在軍事方面,準許朵顏三衛保留自己的軍隊和管理制度,任命了大批的當地酋長、族首領為都督、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鎮撫等官,由朝廷發給□書、印信。因俗而治,直隸於兵部。

大明也將在當地駐紮一支由各部抽調人馬建立的五萬人騎兵軍隊和五萬衛所軍。成山侯王通頒發將軍印,並被任命為征北前將軍。

他將在開平率軍屯田,加強守備,解決大同邊患。

同時,以原寧夏布政使曹明轉開平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負責民政事務。

朵顏三部每年需要向駐軍提供一萬只牛,十萬只羊,而大明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朵顏三衛不受韃靼和瓦剌人的侵犯。

與此同時,大明也在韃靼和瓦剌的中心腹地,成立了北明山都司。這個都司府可不是羈縻都司府,而是完全屬於大明的勢力範圍,在後世來說,叫飛地。

因為在這個地區,現在根本毫無人煙,大明將移民二十萬,並且在當地駐紮一支十萬人的純騎兵,保護當地的這座銅山。

北明山都司府以鄭亨領將軍印,任征西前將軍,當地不設布政司,不管是軍政還是民政大權,都掌握在鄭亨的手裏。

不過當地苦寒,只會少量發展農業,補貼糧食供應。他的主要精力就是保護這座銅山,開發這座銅山。

與此同時,一些重刑犯也被從全國各地的監獄裏放了出來,他們將會被強制發配北明山開礦,並且能獲得減刑特赦。

如果這些人能帶著家人搬到當地,每家每戶還會免費分配兩百畝土地,朝廷負責提供種子,糧食和牲畜,並且五年免稅。

如果是良民遷移,按照人口和勞力比例,能獲得三百畝到五百畝的土地。

不過,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牧場,只有少數臨河的土地才能開發成為農田,並且因為氣候的原因,收獲不會太高。

而就在朱棣安排好這些事,準備回應天府的時候,駐紮在北明山的鄭亨派兵傳訊,韃靼阿魯台經過萬裏追殺,在北海北部將馬哈木一行擒獲。

阿魯台的派使者送來了馬哈木和傀儡大汗答裏巴的人頭,這也代表,瓦剌人的勢力這次一下子就被大明打的四分五裂。

馬哈木本部遭遇重創,左王太平和右王把禿孛羅也根本沒有了造反的能力。

可惜的是,不管是朱棣,還是朱瞻基都不知道馬哈木的大兒子脫歡被阿魯台收做奴隸。他們也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脫歡的兒子也先將在以後會成為大明最大的敵人。

朱棣沒有未蔔先知的能力,朱瞻基也是只記得也先的名字,根本不知道他是脫歡的兒子。

不過知道也不會在意,因為現在的大明不再是歷史上的大明,他也不是原本歷史上的蠢貨朱瞻基。

得到這個喜訊,朱棣大喜過望。雖然這次北征將瓦剌人給打殘廢了,但是幾個首領都跑了,讓這場勝利就顯得有些成色不足。

如今的大汗答裏巴和國師馬哈木的人頭被送了過來,那讓這場勝利也就顯得更加輝煌了。

為此,朱棣推遲了返回應天府的時間。又等了五天,使團才在報訊的傳令兵後面跟了上來,抵達北平。

這兩個首級被硝制了以後,將會帶回應天府,在太廟祭祀。

阿魯台這次不等朱棣的命令,就跑掉了,朱棣一開始很為惱火。現在他送上了馬哈木的人頭,也讓朱棣心情好了一些。

但是他的心裏也有一些擔憂,怕阿魯台又接手了馬哈木的勢力後,勢力大增。

事實也的確如此,以後的幾十年,阿魯台一直是草原最大的勢力,朱棣後面三次圍剿他,都被他逃掉。

不過現在,不管是朱瞻基還是朱棣,都不會在乎他了。

北明山銅山的發現,就讓大明在草原的中心地區能獲得足夠的利益,這批利益足以滿足上百萬人的胃口,還能給大明帶來急需的貴重金屬。

現在,哪怕是朱棣想要撤軍,恐怕那些軍隊也不會同意,誰會舍得這麽大一塊利益啊!

而這麽多的軍隊駐紮在那裏之後,等於直接卡住了韃靼人和瓦剌人的脖子,他們還想再像原本的歷史上那樣自由發展是沒有機會了。

朱瞻基的商業計劃在朱棣看過以後,簡直是有些驚為天人了。

大明的商業管理模式,還是原始的,粗略的,主要依靠人政而不是制度。遇到一個能幹的領導者,就能發展的很快,遇到一個窩囊的領導者,可能就會幹的一塌糊塗。

而且,如今的政策還有很明顯的人亡政息的模式,根本沒有一套完整的通用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