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文臣

八月十六,朱棣在北平行在所舉行了大半年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

因為大半年的時間耽擱,許多大事雖然通過快報得到了朱棣的處理,但積壓下來需要處理的事務還有不少。

大朝會連續舉行了兩天,都是在處理這些事務。

朱瞻基得到了朱棣的允許,也旁觀了這次的大朝會,越發覺得當皇帝在這個時代真是苦差。

東南沿海台風需要救助,山西民婦擊登聞鼓伸冤要還以公道,紈絝二代又仗勢欺人,一些在朱瞻基看來根本不該由皇帝來解決的案情,都因為各種原因被送到朱棣的面前。

朝廷養了這麽多的大臣,卻不能做到責任到位,各司其職,有法可依,違法必究,所以許多事情都被推到了皇帝面前。

這還是慣例,而不是一次兩次。

這也意味著,雖然你的一個皇帝,但是你不僅要管理國家大事,外交政策,軍事戰爭,還要操心人們的吃喝拉撒睡,還要操心審案斷案。

看到許多遞交上來的破事,人們理所當然的樣子,就連朱瞻基,也不知道該從什麽地方,才能糾正過來所有人的觀念。

而且,即使他想要改革,遭遇的阻力也會大的驚人。他的權力再大,也是通過文武大臣來發揮他的權力,當文武大臣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樣是錯誤的時候,你想變,那是不可能的。

朱瞻基相信,如果現在是自己坐在皇位上,如果說要改革,恐怕政令都出不了這個大堂。

八月十七,朱棣下旨。令左春坊大學士胡廣,翰林侍讀楊榮,金幼孜撰《北征錄》,弘揚此次北征的豐功偉績。

並且將柳升,鄭亨,滿都等一眾功臣的事跡記錄在冊,刊發成書,以此鼓勵軍中的尚武,尚功之心。

同時,也正式下旨,大賞天下,各軍衛授功之部在經濟利益之外,得到朝廷的大力宣傳和褒獎。

柳升原本就晉升安遠侯,世襲伯爵。由於這次北征軍功第一,他的爵位雖然沒有得到晉升,但是加祿米五百石,世襲伯爵被進封為世襲侯爵。

這個賞賜就比較大了,原本他的安遠侯如果傳給他的兒子,就會變成安遠伯。但是這次的進封,安遠侯這個爵位就將成為柳家的傳家爵位。

從終身侯爺變成了世襲侯爺,這比給他進封公爵的賞賜還要重。

武安侯鄭亨率領中軍調度有度,並且沖鋒殺敵身先士卒,臉頰因此中了一箭。功勞加上苦勞,因此也得以被進封世襲侯爵。

這兩位的家眷親族也因此得以大封,從他們的長輩到晚輩,都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獎勵,無一疏漏。

八月十八,這一日的大朝會就一直在討論給各軍衛正式授勛的事宜。

軍功分為功勛兩級,在張北朱棣的大賞三軍只是授功,正式的授勛卻要通過朝會,通過文臣,通過兵部這個渠道才能算是正式的,朱棣一個人說話並不管用。

如果是在明代後期,武將受到文臣的大力打壓,即使有賞賜,可能也會減等。

但是這個時期,在朱棣的強力統治之下,文臣武將雖然不能算是親如一家,但是相互之間也沒有多少掣肘。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這一個武將自營地,一個文臣制約武將的機構,相互之間雖然會經常爆發一些小矛盾。但是一切都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並且沒有誰高誰低之分。

雖然朱瞻基因為受到後世的一些影響,對儒家的印象並不好,但是只有親身體會了之後才知道,一個封建王朝是離不開儒家這個占據了社會主流思想的學閥的支持的。

而這個時代的儒家,其實也沒有他想象中那麽不堪。如今的朝堂內外,有著一大批具有理想主義和實踐精神的儒家文臣。

光是朝廷的內部,朱瞻基認為不錯的文臣就有一大批。

像解縉、黃淮、胡廣、胡儼、楊榮、金幼孜、楊士奇、楊溥、蹇義、郁新、劉觀、鄭賜、宋禮、金純、夏原吉、呂震、金忠這些人,都是在歷史上能夠留下自己名字的人。

而在朝堂之外,大明各地,像這樣的文人也不少。

比如以尚書頭銜兼任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的黃福,朱瞻基在後世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人。

但是如今卻發現,黃福卻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發現的最能幹的行政官員之一。

此人在控制交趾的策略方面,雖然執行的一些手段不太符合朱瞻基的心意,但是僅僅憑他單槍匹馬就能讓交趾人對他言聽計從,就能讓人知道他的能力了。

朱瞻基偶然間從奏章裏面發現了這個人,對他做了一番了解後,越發覺得自己不能小瞧古人。

因為這個人不論在什麽職位,幹什麽工作,都能做到讓人無可挑剔。

但是像黃福這樣的喜歡辦實事的人,在文臣裏面自然不夠清貴,也不會受到文臣自己的推崇,所以在歷史上名聲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