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2/2頁)

因為這跟他熟悉的戰爭模式,不是相差了一個時代,是整整差了六百年。

哪怕他在後世對軍隊的訓練,戰術安排有一些了解,但是現在,後世的經驗完全不適用。

他需要從頭開始學起,至於改革,那也最起碼要等他把現在這一套摸熟悉才能談改革。

第二日的軍事會議,依舊是在安排輒重營的補給路線,輒重營不僅不能成為行軍的負擔,還要為近百萬人服務,想要安排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二月十八日,左軍大都督柳升領虎符,任征虜大將軍,率神機營由東路北征。

朱瞻基看了地圖,這個東路大致就是沿後世的錫林郭勒,前往呼倫貝爾一帶。

後世的呼倫貝爾一帶如今是韃靼的聚居地,四年前,是他們作亂,被朱棣給打服了。

韃靼可汗本雅失裏被趕走,原本的國師阿魯台臣服了朱棣,並且被朱棣封為了和寧王。

但是他們的衰落造就了瓦剌的崛起,瓦剌此次犯邊,嘴上叫的是要對付韃靼阿速特部的阿魯台,但是實際上在窺探如今在大明統治下的奴兒幹都司。

阿魯台在四年前被大明打的一蹶不振,此次被瓦剌人威脅,只能向大明求援。

阿魯台既然臣服,大明自然不希望他被直接消滅,然後讓瓦剌勢力變的失去了控制。

原本朱棣並不想讓阿魯台參戰,因為他怕阿魯台會反戈一擊,與瓦剌夾擊明軍。

但是在出征之初朱瞻基與朱棣的長談之後,朱棣決定給阿魯台一個機會,順便也想看看對方的誠意。

但是他也不敢大意,所以派了四年前把韃靼人打廢的柳升的神機營與他們匯合。

對付韃靼人,柳升的神機營有了經驗和心理優勢。韃靼人也畏懼柳升,所以由他主持東線,朱棣還是很放心的。

出征之前,朱瞻基也代表朱棣前往柳升的神機營犒軍,此次犒軍不涉及銀錢,只是宣讀了由胡廣撰寫的出征書,吃了一頓肉飯。

這個出征書其實就是所謂的正義之戰宣言,哪怕現在是大明率先出軍,也要給自己貼上正義之師的標簽。

朱瞻基也借這個機會,觀看了如今全世界應用最廣的火炮和火銃。

如今的大炮全部是銅管,最小的不過五斤重,最重的卻有七八百斤,口徑在一百一十毫米左右。

神機營編制只有五千人,但是在朱棣的支持下,如今卻達到了近兩萬人。其中近四分之一炮兵,四分之一是火銃兵,另有四分之一是騎兵,還有一部分是工匠和服務人員。

火炮可以用銅鑄,火槍卻是用鐵匠打造。槍管采用了雙層鐵管封閉,外面用鐵條箍緊。

相比後世的土銃,因為工藝的問題,還要落後許多。

不過在子彈方面,如今的工匠卻開發出來了獨彈和散彈,大炮更是有開花彈。

朱瞻基原本還想借機會賣弄一下自己的黑火藥知識,可是如今接觸了才知道,原來在明初的時候,黑火藥已經有了超過三十種不同配方。

火銃,火炮,包括煙花和鞭炮,雖然都是用黑火藥,但是每一種黑火藥的配方都不一樣,都是最適合其用途的配方比。

這個時代的人們雖然沒有多少化學知識,但是絕對不缺少試驗精神。只是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只能靠經驗來操作,而留不下書面的知識。

這個發現也讓朱瞻基改變了原本的計劃,他決定不再研究黑火藥,而是直接過渡到硝化棉方面來。

因為硝化棉是黑火藥之後,最合適的槍炮用火藥。

不過這個時代,硫酸和硝酸的獲得都很難大規模生產。

前世的周遊進行過基礎工業的整體投資,對三酸兩堿都有一些了解。

在唐代,道士們就通過幹餾石膽(膽礬)而獲得硫酸。

但是硫酸易得,硝酸難求。

因為全世界硝石的儲量都不大,除了智利和印度以及西北地區,其他地方都很少。

道士們獲得硝石的最主要渠道,主要就是通過煮廁所的土,而且這種方法獲得的硝石純度很低。

而火藥的改進,卻是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必不可少的基礎。

朱瞻基也在考慮,未來要不要帶著鄭和先去一趟美洲,把安托法加斯塔那裏的硝石礦給開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