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

二月十六,朱棣在北平原燕王府,現行在所召開朝會。

原來的燕王府就成為了大明新的政治中心,大半個朝廷的文武官員舉行了第一次大朝會。

朱瞻基原以為自己跟這次的朝會毫無關系,但是卻沒有想到,朱棣讓他也參加了這次的朝會旁聽。

因此,他的幼軍和羽林衛的斥候比試,他也根本沒有機會旁觀了。

不過,為了怕那些幼軍不盡力,他委派了李亮代替他出席這次的比試。

這次的朝會主要內容就是處理北征事務,但是也處理了一些這段時間的朝廷的大小事務。

行在所這裏就變成了整個北伐軍的司令部,大小命令從這裏發布了出去,整個北平也因此開始活躍了起來。

當天下午,都督劉江、朱榮就被朱棣任命為前鋒,明日率先離開北平,由中路踏上了前往大漠的行程。

朱瞻基也旁聽了五軍都督府與兵部聯合做出的戰爭計劃,第一次正式接觸了這個時代的調兵遣將。

在後世,周遊的手下有十萬保安,超過兩萬人的雇傭軍團。

但是在那個時代,他有自己的軍事衛星,有自己的通訊網絡,也有自己雄厚財力支撐起來的後勤部門。

不管是天氣,運輸,彈藥供應,食物供應,都有超級計算機統一統籌。

可是這個時代,什麽都沒有,一切都需要靠人力來堆。

就連最基本的交通網絡,現在都沒有,大部分地區,都是沒有人煙的地區。

所以,現代戰爭與古代戰爭,完全不是一回事。要是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戰爭,統籌安排跟過家家一樣好笑。

北征的第一步是在張北集合,朱棣在大軍出征大漠之前要進行大閱兵,這種閱兵不是為了炫耀武力,唯一的目的是鼓舞士氣。

後世的士兵知道自己為了什麽而戰爭,可是現在呢?大部分人當兵的目的只是為了混口飯吃。

所以,朱棣的禦駕親征,第一步就是閱兵,給士兵發銀錢,只有這樣,士兵才有戰鬥的動力。

以後世的運輸條件,從北平到張北縣,不過兩百多公裏,四百五十裏左右,只是幾個小時的事情。

但是現在,步行卻需要整整十天。

士兵帶著自己的武器,一天正常行軍只有三十公裏。即使現在道路通暢,也只有四十公裏,如果想要再快,只會把士兵累垮了。

這個時代的軍人忍受能力絕對高於後世,但是身體條件有限,一年到頭連肉都吃不了幾頓,身體能有多好呢?

在草原作戰還是好的,有專門的輒重營。像沐英他們在西南打仗,山高路窄,士兵們需要自己背著兵器,背著幹糧和被褥,一天行軍二十公裏,三十公裏,就已經是極限了。

這次北征,幾十萬大軍行軍,每一個衛的後勤供應,休息場地,糧食配給,醫療治療,突發狀況應對,全部需要用人來安排。

光是為了保持相互之間的通訊,就需要百分之五的士兵來專門負責,這個數字是朱瞻基一開始根本不敢想象的。

後世只需要一個衛星,總指揮部千裏之外就能把命令下達到每一個班組,甚至是每一個士兵身上,但是現在用幾萬士兵,才能勉強維持這幾千裏戰線上,每一個衛相互之間的聯系。

朱瞻基也真正認識到了,為什麽看歷史書的時候,那些元帥,軍神比拼的並不是誰厲害,而是誰犯的錯誤少。

像三國演義寫的那些大將打了士兵打,完全是扯淡!

後世的所謂四大名著,不要說還沒有寫出來,就是寫出來了,也是現在這個時代的網文,YY小說。

第一天的會議,只是確定了前鋒營先出發。然後就是一直在安排各個聯絡處,建立通訊系統,最後一直忙到了深夜,才安排好了各軍衛的補給系統。

朱瞻基一直到快子時,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腦袋裏面亂糟糟的一團,被這落後的戰爭模式攪的頭昏腦漲。

看到一直等著他的李亮,朱瞻基也有些有氣無力了。“今日比試結果如何?”

李亮卻滿是興奮,笑道:“殿下,幼軍雖幼,今日卻是大出風頭。羽林衛的斥候,只會粗略的觀測,逃跑,隱跡。他們根本不懂得觀星術,不知道野外生存,不知道野外偽裝,更不知道如何不用開口傳遞信息。趙大人原本對幼軍不屑一顧,但是一日比試下來,卻已經將幼軍這兩百人當成了寶貝。”

“那就好,今日疲累無比,快讓人把補湯給我端上來。”

躺在滾燙的大木桶裏,秋月幫朱瞻基按著頭,冬雪幫朱瞻基端著用人參、麥冬、天冬、生地、熟地這個人參固本丸藥方燉出來的野雞湯。

吃完了整整一只野雞,又出了一頭的汗,朱瞻基卻開始覺得回神了。

打坐了半天,他的腦袋裏一直想著這個時代落後的戰術安排,卻不知道該如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