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第一次十字軍的起源及兵力 拉丁君王的出身背景 進軍君士坦丁堡 希臘皇帝阿歷克塞的政策 法蘭克人奪取尼斯、安條克和耶路撒冷 解救聖地 布永公爵戈弗雷在耶路撒冷即位為王 建立拉

一、十字軍的起源與教皇烏爾班的宗教會議(1095A.D.)

土耳其人據有耶路撒冷以後過了20年,有位名叫彼得的隱士前來參拜聖墓。他是法國人,出生在皮卡第[1]行省的亞眠,看到基督徒在朝聖期間受到欺侮和壓迫,極為氣惱,頓生同情之感,提到耶路撒冷教長的處境更不禁熱淚盈眶。他在熱誠探問之下,得知東部的希臘皇帝根本沒有將耶路撒冷放在心上,這樣一來要他們如何能有獲得拯救的希望。教長對君士坦丁的繼承人極為不滿,將他那敗德的惡行和虛弱的國勢全部揭露出來,隱士聽了以後高聲叫道:“我要喚醒歐洲的強國對你伸出援手。”果真如此,歐洲聽從了隱士的呼籲。甚為驚異的教長在他辭行時,交給他表示信任和申訴的書函,於是彼得在巴裏上岸以後,馬上趕去參見羅馬教皇。他的身材矮小而且容貌猥瑣,但是兩眼炯炯不可迫視,談吐有力,坦誠直爽,能打動對方的內心,讓對方樂意聽從他的教誨。他出生於上流社會的家庭(我們采用現代常見的用語),過去在鄰近的布涅格伯爵麾下服行兵役,後來伯爵成為第一次十字軍的英雄人物。彼得很快拋棄軍旅生涯和紅塵世界,如果這個傳聞沒有錯,原因在於出身貴族的妻子既老又醜,使他毫無留戀之情,離開家庭進入修道院,最後自己找了一個隱居之地。苦修和孤獨的環境使他的身體憔悴,內心出現各種幻想,凡是所願都令他信以為真,凡是所信都會在夢中見到,甚至產生靈魂出竅的感覺。朝聖客從耶路撒冷返鄉,都會成為宗教狂熱的信徒,但是他的瘋狂已經超過那個時代常見的狀況。

教皇烏爾班二世[2]把他當成先知,極力贊譽他的構想帶來光榮,答應召開大公會議給予最大的支持,鼓勵他到各處去宣揚“拯救聖地”的理想。教皇的批準激起他百折不回的勇氣,負起傳教士虔誠的使命,很快穿越法蘭西和意大利的行省。他的飲食簡單又有節制,冗長的祈禱充滿熱烈的情緒,接受布施後,轉手分配給需要的人。他光著頭赤著腳,羸弱的軀體裹著一件粗布衣服,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展現耶穌受到磔刑的模樣。他騎著驢子的模樣在眾人看來,是如此的聖潔,可以服侍至高無上的神人。他在教堂、街巷和大道對無數的群眾宣講福音的道理。這位隱士無論是進入皇宮還是木屋,都抱著泰然自若的神情,召喚大家懺悔和從軍,人民全都熱烈響應。他描述巴勒斯坦的土著和香客遭受的痛苦,每個人都被激起惻隱之心。當他請求英勇的武士前去保護他們的教友和救世主時,每個人的心胸都燃起氣憤的怒火。他用姿態、眼淚和失聲的叫喊來彌補語言溝通的限制。他自認可以向基督和聖母訴求,能與天國的聖徒和天使談話,即使他欠缺理性又有什麽關系。就是雅典口若懸河的演說家,對他的成功也只能甘拜下風。粗魯不堪的宗教狂熱分子已經被如願煽起高漲的情緒,基督教世界對教皇的會議和敕令失去等待的耐性。

個性豪邁的格列高利七世[3]贊成歐洲用武裝來對付亞洲的權謀,他的信仰和抱負散發出熾熱的情感,這些在他的書信中表露無遺。從阿爾卑斯山兩側,5萬名正統教徒自願投效到聖彼得的旗幟之下,身為使徒的繼承人宣示自己的意圖,要親自率軍出陣攻打那群邪惡的穆罕默德信徒。執行這次神聖任務的榮譽或是羞辱,雖然在情理上不應歸於個人,但已經留給烏爾班二世來承擔,他是格列高利七世最受信任的門人。烏爾班二世著手進行對東方的征戰,這時他的對手是拉文納的吉爾伯特,後者據有羅馬大部分地區,正在加強各種守備工作,要與烏爾班爭奪教皇的頭銜和地位。烏爾班期望將西方的強權團結起來,在一個帝王與教會分道揚鑣、人民與國君離心離德的時代,他和前任教皇都用破門罪來威脅皇帝和法蘭西國王。

法蘭西的腓力一世過著淫亂的生活,他的婚姻是通奸的結果,受到各方的責難,使他極為憤怒,但他為了獲得宗教上的支持,只能盡量容忍。日耳曼皇帝亨利四世維護敘任式的權力,那就是主教的任職要經過他的核定,用贈送指環和牧杖當成信物。但是皇帝在意大利的黨派,被諾曼人和瑪蒂爾達伯爵夫人的部隊所粉碎,他的兒子康拉德的叛變和妻子的醜聞[4],使得長期的爭執更為惡化。在君士坦斯和普拉森提亞的宗教會議上,他的妻子承認有多次賣淫的行為,因為他不尊重她的榮譽,也不在乎自己的顏面,她被迫從事這一切無恥的勾當。

烏爾班的壯舉如此深得民心,產生的影響如此巨大,他在普拉森提亞召開大公會議(公元1095年3月),主要成員是來自意大利、法蘭西、勃艮第、士瓦本和巴伐利亞的200位主教,此外還有4000名教士和3萬名世俗人物參加這次會議,最大的主座教堂都無法容納這麽多人,7天的會議就在城市附近的平原上舉行。